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八上·梁山期中)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发动侵华战争,由于那时制度的腐朽落后,注定了中华民族“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历史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 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材料三:自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回答,近代外国人“合法”管控中国始于哪一“条约”?怎样理解1840年后“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到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标志着帝国主 义从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源于哪一条约哪一条款?怎样理解“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回答,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5. (5) 一部沉重的中国近代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反思与启示,请写出一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