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八上·河北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而从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三: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材料四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中英国学者的观点。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