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高三上·信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王朝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政区域,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日本意图侵占台湾,其理由是该地民众为中国的“化外之民”,“不治”说明没有有效的统治关系,没有统治关系也就没有主权。日本所挟以为据的“理由”来自近代西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清末,随着边疆危机的深入,边疆建省呼声日益高涨。有人提出在西藏等地建立行省,实行直接统治,去掉那种在新的国际规则下往往授人以柄的“藩属”关系。1884年建新疆省,1885年建台湾省,1907年建东北三省。在新的国际形势之下,晚清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治边理念和统治方式,昭示中国对边疆的主权。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从汉代至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边疆治理理念发生变化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