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驻马店三模) 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西新旧交融,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创办人

    备注

    1839年

    马礼逊学堂

    传教士马礼逊

    澳门

    1843年

    英华学院

    传教士爱礼逊

    从印尼迁至香港

    1844年

    宁波女塾

    传教士爱尔德赛

    宁波

    1861年

    京师同文馆

    恭亲王奕诉

    北京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谈文和

    广州

    1898年

    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等

    北京

    1903年

    《奏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等

    建立初等、高等学堂的教育体系

    材料二:清末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材料三: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832名从军的英雄……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国……

    ——中国教育报《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1839~1903年近代教育发展有何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教育改革产生的社会背景。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并依据材料三概括西南联大在此时期发挥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