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如图),而阴生植物通常无此反应。

    1. (1) 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比例下降,原因是。R/FR的变化引起植物的避阴反应,从适应环境的角度分析其生理意义是
    2. (2) 研究发现,光敏色素使植物感知其他植物的遮阴。现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B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B)拟南芥若干,利用这两种拟南芥验证光敏色素B使植物具有避阴反应,请用表格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3. (3) 光敏色素B感知R/FR的变化,调控某些基因表达,如激活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促进茎秆伸长。GA还可作用于D蛋白(抑制植物生长蛋白),参与植物的避阴反应。

      ①依据上述信息,完善在避阴反应中相关物质相互关系及作用模式图。方框中选填“IAA”、“GA”、“D蛋白”,在(   )中选填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先填方框、后填括号,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填写)。

      ②乙烯通常具有缩短节间,降低株高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在避阴反应的植物中检测到乙烯含量增加。乙烯在避阴反应中促生长功能的实现部分依赖于提高植物对赤霉素信号的敏感度,试推测其可能的机制

    4. (4) 综合以上植物避阴反应的机理,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共同完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