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七下·芜湖期末) 阅读

    杏花粉,红绫红

    ①每年的春夏之交,南园中的杏树就会开了满枝的花,一簇簇粉嫩,在风中轻轻摇曳。当树上的花儿开得正浓,母亲就会买来两条红绫,系在两侧的枝上,打着美丽的蝴蝶结,就像系在女孩的辫子上,分外惹眼。

    ②【甲】从我记事起,南园里就有这棵杏树,母亲就在开花时系上红绫,我十二岁的时候,那红绫已不知系了多少年。快秋天的时候,满树的杏子便金灿灿地成熟了,我摘下那些甜美的杏子都要先送给母亲。这也是多年的习惯了,极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过我,这第一次摘下的杏子,一定要给她。我也很乐意,也希望母亲能吃上第一捧甜甜的杏。到最后杏子摘光,只余满树碧绿的叶,这时才会注意到,那掩映在叶片中的两条红绫,已在风吹雨淋中,黯然失色。

    ③【乙】有一年,杏子黄的时候,我摘下最大的那些送给母亲,母亲很是高兴,只是她望向杏树的目光,似乎很飘忽。在那个夜里,我忽然醒来,便觉南园中有响动,起身隔窗去看,淡淡的月光下,母亲的身影正在杏树下,仿佛在挖土。我悄悄出门,在园墙外偷偷地看,母亲挖了一个小坑,把日间我送她的杏轻轻地放进坑里,然后再填上土。

    ④【丙】当年年龄小,心里藏不住事,便把这些对母亲讲了。母亲听完,笑着打了我一下:“你看书都看魔怔了,再乱说看我不打你!”

    ⑤【丁】十四岁那年,我们家搬进了县城。离开的时候,正是五月末,杏树又已开了满枝粉色的花朵,那两条鲜艳的红绫依然在花间翻舞。寒假里的一天,我在家翻找曾经的一些书籍,忽然就在一本书里发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母亲很年轻,牵着一个七八岁小女孩的手。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曾隐隐约约听别人说过,我曾经有一个姐姐!

    ⑥母亲告诉我,我竟真的有过一个姐姐!姐姐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十年,就因病永远离开了。母亲说,姐姐是极懂事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帮家里烧火做饭了。而且极聪明,还没上学就已经学会了一年级的课程。

    ⑦姐姐九岁那年患病,从父母的神情中,她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于是央母亲去邻家讨了一株杏树苗,亲手栽在南园里。她笑着对母亲说:“等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了,你要是想我,就看看这棵杏树吧!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吃到这树上的杏子了!”母亲抱着她,忍着泪,说:“傻丫头,你年年都能吃到甜甜的杏的!”

    ⑧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姐姐已经不能走动了。杏树也长了一米多高,有一天,竟然开出了几朵花。姐姐很是高兴:“开花就能结果,我可能真的能吃到杏子呢!”她让母亲抱着,在枝上系了两条自己的红绫子,俏皮地问:“妈,你看看像不像我?”

    ⑨那几朵花尚未凋落,姐姐就离开了。树上的红绫仍在随风飘扬,而院子里再也没有了那个小小的身影。那一年,杏树并没有结果,那几朵花就如姐姐般,落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⑩忽然明白,为什么开花时,母亲要在树上系两条美丽的红绫,而结果时,母亲为什么要将最早成熟的杏埋在树下。那棵杏树,已成为姐姐的化身,年年陪伴着母亲,在四季的轮回里,默默地春华秋实。

    ⑪是姐姐的生命,换来了我的生命。泪,终于落下。

    ⑫而姐姐,依然在照片中笑着,发上扎着两条美丽的红绫。

    ⑬我姐姐的小名,叫杏儿。

    1. (1) 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句。

         杏花开时,→杏子黄时,母亲将杏子埋在杏树下→十四岁那年,

    2. (2)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那时,我正在读《红楼梦》,看到怡红院里那株枯萎的海棠在冬月里忽然开花一回时,回想母亲种种怪异的举动,我不禁毛骨悚然。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 (3)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4. (4) 文章以“杏花粉,红绫红”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