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玉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9年,17岁的彼得宣布亲政,是为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于1697年亲自率领俄国大使团出访欧洲18个月。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上层社会和普通百姓中推行社会习俗改革;创办俄国科学院、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纸等;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海军;改革国家机构,设立枢密院等。彼得一世意志坚强、身体力行,改革前后持续了26年,促进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大大增强。

    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俄国农奴制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专制制度的统治危机。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还推行国家机关改革、军事改革等。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以上均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

    1.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俄国的哪两场重要改革?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场改革的相同点,并指出材料二改革的内容与材料一的最大不同之处。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