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1·嘉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认为进步的城市力量应充当运动先锋……农民难以参加革命运动。李大钊则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李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年轻助手毛泽东的思维。李牺牲后,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上述重大时代课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把握时代大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韩振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 (1) 材料一中陈独秀所说的“进步的城市力量”指哪个阶级?他和李大钊在革命力量判断上有何分歧?
    2. (2) 结合所学,阐述毛泽东是如何“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的。

      (要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 (3) 综合上述信息,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