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容易引发“大城市病”。大城市病是指在大城市中出现人口膨胀,从而引起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信息严重不对称等“症候群”。面临这些日益加重的城市问题,建设新智慧城市,必须借助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技术,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以构建大数据系统为基础,可以使每项工作贯彻和落实规划政策,有助于提高各项工作的基础建设水平,进而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以城市规划工作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将城市的人文历史有效融入规划工作,一方面使城市规划体现出人文特点,另一方面使规划工作更加简化。工作人员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呈现出直观的规划图形,在图形内实时产生数据,用于向规划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以城市核心区域人流分布情况为例,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限定区域内人流分布情况,根据人流分布情况分配交通资源,使限定区域内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避免在限定区域内发生安全事故,并且保证限定区域内用户的生活和工作不受到影响。

    许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已经将智慧城市技术作为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技术应用较为成熟。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为例,城市规划中应用智慧城市技术,将公共照明系统与城市智慧系统相互连接,在夜幕降临时,城市系统会控制照明系统,根据光度的变化调整照明亮度,直至进入完全照明状态。同样,智慧城市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会使用到多种设备,包括卫星、无人机以及摄像机等,上述设备可以构建交通动态监管系统,对城市交通状态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分析判断交通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及时对交通做出调整,以便缓解交通压力,保证人们出行更加方便。

    为推动智慧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城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应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融合,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进一步整合城市资源,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就土地资源利用而言,在保证农田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选定适合的位置配置基础设施,优化和调整空间资源,使各项生产保持协调发展关系。基于宜居角度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公共安全作为规划的重点,让人们在进行工作和生活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使城市富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技术等,可以使城市规划内容贴近城市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节选自郝江陵《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前我国城市在发展中都出现了“大城市病”,这使得城市发展必须探索新的路径。 B .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使用智慧城市技术有利于收集限定区域内人流分布的情况。 C .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城市多种资源的利用,是建设新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 D . 智慧城市的建设虽然利用了新的技术,但依然建立在人文性和生态文明的基础上。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针对城市中交通拥挤、资源紧张等“大城市问题”提出论点,有明显的现实指向。 B . 第三段以阿姆斯特丹照明系统为例,论证了智慧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C . 第四段注重列举具体事例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论证,使得论述更有说服力。 D . 文章从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使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方面进行论述,层次分明。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能充分使用大数据系统技术,就会有利于工作人员与城市规划部门实时交流。 B . 针对城市的变化,智慧城市技术的处理方式相较于其他技术,更具独特的智能性。 C . 目前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还需发展和完善,就应多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D . 使用新型技术,不能脱离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