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深圳押题)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设施。阅读下列有关铁路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人民教育版社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9公里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高潮的年份,共修筑8900余公里,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货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

    ——摘编自《凤凰读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近代交通运输在动力方面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或条件)。概括1825—1851年英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的原因。面对列强的侵略,唐胥铁路、京张铁路的修建有什么积极意义?
    3. (3) 从材料三示意图中可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铁路交通建设的重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4. (4) 结合材料三、四,指出新中国建立后在铁路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