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八下·滨州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1954年1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在日记中记录了当天工作交流会的一些相关内容)“(5)五年计划纲要起草……(a)计划全面性(b)劳动出口……(c)工业速度,增加项目要谨慎,已定可以推迟和不搞的(d)农业计划,如何增加(e)石油的方针(最薄弱的一环)……”

    ——摘编自《〈杨尚昆日记〉摘登》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 (2) 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五年计划”是指第几个五年计划?材料三提到了各行业的发展思路,这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基本状况?“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