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八下·滨州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3. (3) 材料三中花鼓唱词反映“文革”期间凤阳农村发生了严重经济困难,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