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决定着国家的兴与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政治家主父偃认为“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材料三: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材料二、三均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秦始皇完成“海内为一”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示意图。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的主要历史功绩。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