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
  • 1. (2021七上·槐荫期末) 济南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l: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1,完成下面一小题。

    1. (1) 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变短或变长),此现象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2. (2)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下面两小题。

      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前后,此时,太阳光直射,济南的昼夜情况是

    3. (3) 图甲为济南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处,此时济南正处于季。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地球(运动)产生的。

    4. (4)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济南的小明邀请家住南京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 结合活动3,完成下面四小题。

      济南和南京相比,影子更长。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南京相比,济南的楼间距应该更(大或小)一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