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三上·通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忠孝之休 , 揭如日月者,敢歌庙中。公尝赴并州掾,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下。”久而不能去,左右为之感动。《诗》有《陟岵》①,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

    公为大理丞,决诸道滞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卫将军权善才伐昭陵柏,高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策公令出。公前曰:“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奉诏,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解,善才得恕死。于嗟乎!执法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公迁豫州,时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光辅怒曰:“州将忽元帅耶?”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于嗟乎!孟轲言:“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公之谓乎!

    初,中宗在房陵②,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中宗自房陵还宫,则天匿之帐中,召仁杰以庐陵为言。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遽出中宗,谓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

    勋德,不可殚言。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事业?当时优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何足道哉!

    (取材于《唐狄梁公碑》《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释:①②《陟岵》:出自《诗经·魏风》,表达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之情。(2)房陵:地名。武则天废其子中宗之帝位,改封其为“庐陵王”,软禁于此。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决诸道滞万七千人    狱:案件 B . 武卫将军权善才伐昭陵柏    坐:因为 C . 城而降者万计    乘:登上 D . 物议安是非    审:审问
    2.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敢歌庙                见事业 B . 吾亲在下              公之谓乎 C . 执法官 公勋德 D . 公纵暴兵杀降以功       无不以子母恩情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忠孝之休 (狄梁公)忠孝的善行 B . 彼胁从辈闻王师来 那些被胁迫跟随的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 C . 虽死无恨 (你)即使身死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 D . 则天无复辟意 武则天却没有恢复中宗皇位的想法
    4. (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是一个忠诚朝廷的人。 B . 中宗被软禁在房陵时,吉顼等官员也曾提出匡复李氏天下的正直言论。 C . 作者认为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只顾自己游乐不去扶助的官员不值一提。 D . 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使读者对狄仁杰的美好品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5. (5)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

    6. (6) 第五段中,作者这样评价狄仁杰:“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用自己的话简述其中的一件事,并概括这件事中所体现的狄仁杰的精神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