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20九上·揭西月考)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9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凸显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赏一出栩栩如生的木偶戏、绣一幅纤巧秀美的竹柄团扇,在场馆的各个角落,你总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不期而遇,在这个万商云集的大舞台上,优雅古朴的东方文化,向世界展现着协和万邦、以诚待人的精神气质。

    材料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医疗救援队迅速驰援湖北。截至2月17曰,已有3.2万余名医护人员汇聚湖北,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同心战疫情。各地防控物资火速送往一线。截至2月16日,全国各地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30.06万吨。其中,国家铁路集团累计装运防控保障物资6711批、9.75万吨。从云南河口脱贫村93户村民为武汉捐赠22吨香蕉、汶川村民开车36小时自发支援武汉100吨蔬菜,到河南沈丘白集镇退伍老兵王国辉驱车300公里将8000斤冬瓜直接送到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45岁武汉菜农秦师傅骑40公里的电动三轮专程将24箱新鲜蔬菜送给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数不胜数的驰援身影,我们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力量。

    材料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请战勇士,有“毁家纾难,驰援一线”的慷慨壮士,还有一群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战士,他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用自己的方式共同织就了抗击疫情、守住后方的安全之网,展示着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

    1. (1)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2. (2) 请谈谈民族精神在中国抗疫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 (3) 抗击疫情志愿者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