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安徽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船山(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面对明清之际的政治变局,他为此进行了长达40多年动心忍性的艰辛探索和深入研究,并因此形成了“希张横渠之正学”的文化自觉,“寒梅春在野塘边”的文化自信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文化自强。

    船山颇具自白心迹的《诗广传》有言:有谁在生居迷乱之世,上不遇明君,下不得民望的情境下还能够不改救国之志,仍然栖栖遑遑地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心系天下的安危或民众的安乐呢?而且唯恐谋求得不够精深远大而高明悠久呢?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关心文明建构的君子才能有如此的胸怀和志向。君子志存高远,胸怀博大,有一种“不因贫穷而怠乎道”的伦理自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其人格品质的集中体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从来不以个人私利来谋划人生,而是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于心头。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船山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船山的思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