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七上·九龙坡期末)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所谓百家争鸣,指的是(后面一句模糊,看不清)

    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为了救世,必须以其所学去游说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因而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特例…当时文人学士游说之风很盛,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写“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写“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写“C”。

    1. (1) 百家争鸣时出现各个学派的士人思想上交锋和碰撞的繁荣局面。
    2. (2) 百家争鸣包括诸子百家间的争鸣和诸子与诸侯及其官员的争鸣。
    3. (3) 百家中各个学派的士人全部都是雄辩家。
    4. (4) 张仪本是魏人,通过游说秦惠王,得到重用,成为了相。
    5. (5) 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促进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