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浙江)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材料三: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3. (3) 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 1. (2023·房山一模) 现代化

    材料一: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215年,国王签署《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1628年,国会通过《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1836年,洛维特领导成立“伦敦工人协会”

    1836-1848年,宪章运动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材料二:1945年,成立了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始临时运行,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逐渐降低各国的关税。凭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战后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主要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年份

    国家

    1951-1959

    1960-1969

    1970-1979

    法国

    4.8

    5.7

    4.1

    美国

    3.3

    4.2

    3.2

    日本

    7.2

    11.6

    6.1

    联邦德国

    6.9

    5.0

    3.3

    英国

    2.6

    3.0

    2.3

    意大利

    5.5

    6.6

    3.2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影响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2. (2) 20世纪50-70年代初被称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这一现象。
  • 2. (2023·泉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07年,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建的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建最高学府。朝廷赐其“经书、《孝经法帖》《渊鉴斋法帖》“,予帮金以支持其办学、学术科研及藏书建设。康熙至嘉庆年间,福建各级官吏捐俸或拨付田产,资其购置图书。1838年,“置古今经著四百六十种”,除经、史、子、集外,闽人著述和刻印书籍为数也不少,农桑、占星、巫医等稀见。其《藏书章程》规定:各书备士子观览后,应查修贮存;肆业生取阅,登记档册;夏月应行晒晾。1851至1908年,藏书先毁于战火再呈“中兴”,呈现传统经典史籍与体现洋务、新学、西学、时务等书籍收集并重。书院曾培养出林则徐、陈化成等。1901年,书院改为学堂,藏书由近代图书馆接收。

    --摘编自陈明利《唐至清代闽台书院藏书研究》

    1. (1) 根据材料,概括清代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的历史价值。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年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