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甘肃一诊)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珣,五代前蜀人,古代著名药学家,是定居于中国的波斯商人后裔。魏晋以来的本草学著作都是将外来药物与本土药物混杂收载,查找极为不便;再加上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海外药物的产地、形态、功效、性味、泡制、使用、禁忌等方面的记载还很简略,甚至错误百出。到了唐末五代,距唐初颁行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已有近三百年,正是海外贸易大发展时期,大量海外药物经由外商传入中国。李珣以个人之力量广泛汇辑百余种海外药物,上百次地引用四十余种前人著作,并在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深化所著的《海药本草》一书,在中国古代药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被称作古代本草学高峰的《本草纲目》中,引用《海药》达百余处;有些海外药物,在《海药》收载后,直到现在仍为中药中的常用药。

    ——摘编自王棣《唐代海外药物的传入与李殉<海药本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李珣编著《海药本草》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珣对药学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