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17高三上·海淀期末) 阿尔茨海默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进行了如下研究.

    1. (1) 研究发现,患者脑部的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结构)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证实这是由于神经元(填“胞体”、“树突”或“轴突”)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积累而引发细胞损伤导致.科研人员推断这种异常积累可能与Aβ的酶C表达量下降有关.
    2. (2) 科研人员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经元DNA,对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说明酶C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不是导致.
    3. (3) 科研人员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经元的酶C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再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的HpaⅡ和MspⅠ酶切(但HpaⅡ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嘧啶).结果显示正常人该DNA片段用Msp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与用HpaⅡ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的差值 , 说明患者细胞中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更高.
    4. (4) 依据上述结果,研究人员推测,患者神经元内的酶与酶C基因启动子结合受影响,进而影响了酶C基因的 . 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