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6八上·蚌埠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访兰

          ①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②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③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④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⑤我说:“这里的好。”

          ⑥“怎么个好呢?”

          ⑦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⑧“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⑨“是的。”

          ⑩“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⑪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⑫“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⑬“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⑭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⑮“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⑯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⑰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⑱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 (1) 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

    2. (2) 对第⑩段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3. (3) 简要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4. (4) 第②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 (5) 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