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禁海,南北物资交流主要依赖京杭大运河;清代,随着海禁开放和长江中上游诸省的经济发展,沿海、长江航运逐渐取代运河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流通干线,沿海、沿江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迅速崛起。在广大农村,一个具有相当密度的集市网已形成,这一集市网与流通干线上的商业城镇相联系,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每一州县、村落,将各经济区域联结成一个整体。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

    ——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

    材料二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城市资本向农村的渗透,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方式迈进,以及乡村工业的商业化和交通运输的改善,16﹣18世纪英国国内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宗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域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

    对外贸易领域空前广阔,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交易模式由主要向欧洲市场出口呢绒,进口奢侈品,转为由东印度大量进口生丝、香料、棉织品等贵重物品和由美洲殖民地进口烟草、蔗糖等当地产品,然后再输出或加工再输出至欧洲或亚洲。到18世纪时英国对外贸易已遍布全球各地。

    ——摘编自王瑞红《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及对商人的挑战》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流通发展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相对于中国商业发展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