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安徽模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材料一: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文明传播】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摘自《求是》

    【文明交融】

    材料三:

    【文明之殇】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文明延绵】

    材料五: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1. (1) “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书?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2. (2) “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谁?他创立了哪个宗教?
    3. (3) “打通(陆上)东西方大通道”的是谁?中国发明的哪项技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4. (4) 图1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请写出其中两条改革措施。图2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交往?
    5. (5) 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6. (6)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