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8·浦东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岩茶之王大红袍

        ①有人说:“没见过九龙窠岩壁上那几株‘大红袍”茶树不能算真正游历过武夷山,未喝到武夷岩荼便无法体悟武夷山华美之精髓。”此言不虛也。

        ②年前与一帮文友在武夷山览胜,在岩茶之王——“大红袍”产地,总算了却了夙愿。

        ③那绝非凡间草胜似仙境葩的六株“大红袍”荟树,生长在终年云雾绕的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岩壁的裂隙处。此处一条峡谷两山如壁,各种碧绿的南方植物依附于山体顶端或夹缝间,裸露的岩石多奇形异状,不宽的谷底曲径通幽,一条小溪顺着山脚由大山深处流出,小溪旁有一畦畦叫做“水仙”、“肉桂”、“不见天”的第二代“大红袍”名茶树的花儿争奇斗艳。而天心岩最深处那条裂隙犹如一道巨大的闪电,自九龙窠岩壁山顶直劈入山腰,裂缝底则依山岩走势建有不大的山石平台,六株不高却枝叶茂密的“大红袍”茶树依次种植在平台之上。仰观“大红袍”茶树叶片,嫩芽头部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壁反射着日光,映衬得茶树顶部叶片红灿灿的,耀眼夺目。因为九龙窠两山高而狭窄,谷内日照又多反射光,且昼夜温差大,裂隙处终年有山泉滋润,这种特珠的地质气候和日月甘泉滋养,才得以修炼出那超凡脱俗的特异品质。

        ④大红袍景区的茶工老叶介绍说:“‘大红袍’的采摘时节在每年的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日之间,那时在春光中萌发出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上红艳艳一片,极为漂亮,历史上称这为“奇丹’。六株茶树每年只产茶叶八两,显得弥足珍贵。据说曾有二十克“大红袍”茶叶拍卖出了十八万元的天价。目前‘大红袍’早已成为武夷山岩茶的代名词。”

        ⑤那六株仙茶之所以被称为“大红袍”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走到武夷山得了急病,当喝下天心永乐禅寺僧人为他冲泡的生长在九龙窠岩璧的茶后,秀才的病竟然被治好了。进京后这位秀才又考中了状元,为了报答天心永乐禅寺僧人和神茶的救命之恩,高中状元的秀才直奔武夷山九龙窠,将皇上恩赐的大红袍披在岩壁上的神茶树上。从此,人们便把这神茶取名为“大红袍”,有了岩茶之王的称谓。

        ⑥“大红袍”茶之所以能够驰名天下,除了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外,还在于那极为讲究的制作工艺和品茗茶艺。据武夷山制茶总公司的老总介绍,茶的制作工艺上有采青,做青、炒青、揉青和焙火等五道程序,这样制作出的大红袍品质稳定耐储藏,外观条索紧结,色泽乌褐油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镶红边”的美感。

        ⑦那品茗的茶艺程序多的去了。正宗的“大红袍”茶艺讲究“焚香静气、叶嘉酬宾、孟臣沐浴、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浴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山色、喜闻幽香、出品奇茗、再斟流霞、领悟岩韵、尽杯谢茶”等十八道基本程序。这茶在九十八度以上高温水的冲泡下,竟犹如一杯清澈高贵的液体玛瑙,一缕馥郁如兰的幽香,会飘入空中沁人心脾。一盏入口那焙火炒烤后的醇厚之香润舌清喉,细品后则有甘甜环绕之感。茶艺姑娘一边聊着茶一边冲泡着,茶客也在一杯一杯慢慢地细细品味着,反复冲泡每次不超过一分钟,就这样“大红袍”在七泡八泡后仍香味绵延。当“大红袍”茶水温度高时会有热香扑面,当茶水温度低时则是冷香含蓄,便是那所谓的“王者之香”和“隐者之香”,也就是“大红袍”那独特“岩韵”所在吧。

        ⑧离开茶座,你仍会感到武夷山的空中随处都有幽香飘逸。

    1. (1) 第②段段中“夙愿”具体指
    2. (2) 阅读第③段,“大红袍”能修炼出超凡脱俗的特异品质的原因有
    3. (3)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大红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之具有绿叶镶红边的美感。 B . “大红袍”品质高贵,驰名天下,是武夷山岩茶的代名词。 C . “大红袍”采摘时节,远望茶树上红艳艳一片,史称“奇丹”。 D . “大红袍”独特的“岩韵”在于“王者之香”和“隐者之香。
    4. (4) 第二次冲水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紫砂壶的外部”、“用拇指、食指扶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两种解说与下列茶艺程序相对应的一项是(     )
      A . 若琛出浴、韩信点兵 B . 悬壶高冲、尽杯谢茶 C . 重洗仙颜、三龙护鼎 D . 孟臣沐浴、关公巡城
    5. (5) 第③④段和第⑤段能否互换位置?请简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