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9八下·景县期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本”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被称作实现中国梦关键一招,只有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为实现本世纪中叶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社会都要齐心协力、凝聚共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目标。

    ——2015年3月17日共产党员网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1. (1) 材料一表明,是谁最早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他对“小康社会”作了怎样的描述?
    2. (2) 材料二中的“三步走”战略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它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 (3)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哪一年?其最终目标是什么?材料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