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9·自贡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熙俨然是中国“史上最热爱科学的帝王”。这位称孤道寡的皇帝陛下,对西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令人瞪目:从天文地理,到物理、化学,甚至高等数学、西洋音乐,他全都学过,而且学得还不错。他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学会了种痘,在他的子女和宫女们身上实验后,效果很好,立即推广到蒙古,为了解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他还亲自解剖了一只冬眠的熊。在黄河、淮河、运河交口的大堤上,他指着东流的河水,耐心地向地负责管理水利的官员讲解如何计算水的流量。他甚至还在紫禁城丰泽园内试验起了杂交水稻,比今天的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还早了三百多年 !康熙对西学的满腔热情,1697年甚至引起了德国的著名思想家莱布尼茨惊叹。

    材料二:在莱布尼茨盛赞康熙的同年,当时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的荷兰赞丹,来了一群学习造船的俄国留学生。学生中有一个名为彼得的人,自称是个下士。这个身高两米多的下士,和工匠们吃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汗流满面地干活。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他的手艺样样出色,被师傅和工友们推荐为“优秀工匠”,他,就是俄国的沙皇彼得彼得刻意隐瞒帝王的身份,以普通人的身份来到欧洲,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切感兴趣的东西。在瑞典,他扮作游客,爬上制高点观察瑞典人的要塞地形,测量绘制要塞平图,差点与守军发生冲突;在英国,他冒充学者,上门拜访牛顿,还和著名数学家弗哈森攀上了交情,津津有味地和他们讨论科学方面的问题 .1698年回国之后,他立刻开始在自己的国家发起了声势浩大而又严厉无比的改革运动,波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

    ——摘自《同期兴盛,命运异-俄彼得大帝与清康熙皇帝之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学西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彼得学西方与康熙的不同,并结合所学阐释两位帝王此举与国家境遇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