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19·南通模拟)   10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初为我国南方双季稻的种植区冬闲期。为提高双季稻产量及稻田的经济产出,科研人员在冬闲期稻田中分别种植紫云英和油菜,紫云英是一种豆科植物,根系中有大量固氮菌存在。紫云英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油菜籽粒收获后秸秆切碎还田。下图1是在早、晚稻成熟期对土壤取样,并在实验室测得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碳能力的相对值,图2是晚稻收获后测得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下右表是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稻产量。请回答:

        不同处理模式下水稻产量(单位:kg·hm-2)

    稻季

    早稻

    晚稻

    紫云英

    8 230

    8 160

    油菜

    8 035

    7 680

    对照

    7 875

    7 745

    1. (1)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属于,土壤微生物还可能属于
    2. (2) 本研究的“对照”应是
    3. (3) 图1结果表明,冬闲期种植两种植物均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这是因为秸秆还田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微生物分解作用为水稻生长提供
    4. (4) 图2结果表明,种植紫云英的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比较高,结合图1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5. (5) 根据图2和表格可知,种植油菜的土壤中有较多的有机碳积累,但该模式下晚稻增产效果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种植油菜的土壤中。有同学提出“种植紫云英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不一定比种植油菜获得的经济效益高”,试提出一种设想以提高“紫云英双季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