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18九上·西城期末)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目前世界已知的螳螂约有2000多种,中国已知约147种。

    北京市常见的螳螂主要是中华大刀螳和广斧螳(见图1)。中华大刀螳体形窄长,形状和颜色类似狗尾草的叶片;广斧螳则体形较宽,形成和颜色类似柳树叶。中华大刀螳主要在草丛中矮灌丛中捕食蝗虫等昆虫;而广斧螳则主要在乔木上活动,捕食树上的蝉和毛虫等。它们依靠体色和体形成为了一流的伏击手;当发现猎物,然后竖起上半身,抬起镰刀似的前足(图2),耐心地静待,等到猎物接近了,先作瞄准,然后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足”到擒来。

    到了秋季,这两种螳螂都会在灌丛中产卵,卵块外面都具有起保护作用的卵鞘。中华大刀螳在灌丛中下部产卵,卵鞘厚且蓬松柔软,可以抵御严寒和蝽的刺吸,但容易被鸟类撕食。而广斧螳则在灌丛的枝条顶端产卵,卵鞘薄且硬实,可以抵御鸟类撕食,但耐寒能力有限,容易被蝽吸食。有趣的是,两种螳螂的若虫在春季孵化后,先无食欲,而是处于一种“暴走”状态,到处奔跑几个小时后,才开始取食食物,这种行为避免了兄弟姐妹间争夺食物,提高了存活率。

    此外,螳螂为肉食性动物,在农林区可以捕食多种害虫,对农林区害虫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1. (1) 文章中对螳螂种类的简要介绍,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2. (2) 如图1、图2所示,中华大刀螳和广斧螳都有外骨骼,身体和足,这是节肢动物的典型特征。两种螳螂在颜色和基本状态都与自己的生存环境高度一致,这体现了生物能环境,这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结果。
    3. (3) 螳螂的生殖发育需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从卵鞘特点上看,的卵鞘厚且蓬松柔软,其生活的环境中可能有大量(选填字母代号:A.猎食性蝽  B.食虫鸟类)。
    4. (4) 螳螂若虫孵化后,具有先“暴走”再取食的行为,这是在产生的众多类型的基础上,淘汰不利类型面保留下来的有利类型,并将此性状给后代的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