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6-12-29 浏览次数:7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B . 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 C .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噪声约为90dB 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 2.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于测量长度 C .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 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错误,它们是一样的 B .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 .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 4.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 关着的车门
  • 5. (2017八上·苍溪月考)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 地球 B . “火卫一”探测器 C . 太阳 D . 火星
  • 6. 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 . 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 . 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 . 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 7. 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 . 真空 B . C . 钢铁 D . 空气
  • 8. (2016九·邵阳月考)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 9. (2015八上·沙市期中)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音调和响度
  • 10. 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
    A . 响度不同 B . 振幅不同 C . 音调不同 D . 音色不同
  • 11. 下列实际应用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B .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 C . 超声波美白牙齿 D .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
  • 12.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 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 . 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 13. 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
    A . 30分贝 B . 50分贝 C . 90分贝 D . 110分贝
  • 14. 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7℃,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A . 37℃ B . 38℃ C . 39℃ D . 76℃
  • 15. 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B .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C . 晶体的熔化过程 D . 晶体的凝固过程
二、<b >填空题</b>
  • 16. 物理学里把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的.
  • 17. 中考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这个过程中铃声是靠传播的,其传播速度为 m/s.小明和小华肩走向考场,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的;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设置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的.

  • 18. 乐音的三要素是.我们平时能分辨出每个同学的声音,是因为每个同学的声音的不同.
  • 19.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熔点的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冰、玻璃、铁中,没有确定熔点的是.水银的熔点是﹣39℃,则它在﹣42℃时一定是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 20. 小明正在家中专心做作业,突然听到邻居家传来动听的歌声,这歌声对小明来说属于(填“乐音”或“噪声”),如果小明不想受到这歌声影响,请你为他设计一项切实可行的合理措施:
  • 21. (2015八上·故城期末) 摄氏温度中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
三、<b >问答题</b>
四、<b >实验题</b>
  • 23.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如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 24.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规律制成的.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乙图中温度计的使用错误之处在于

  • 25.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是
  • 26. 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
    1. (1)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 (2)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产生的声音越高;
    3. (3)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大;
    4. (4) 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 27.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0min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min,这个过程要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8. 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 (1) 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 (2) 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 29.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信号经0.8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要求写出公式,代数计算)
  • 30.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米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