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17-01-07 浏览次数:5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2016高一下·定兴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HF的电子式为: B . HClO的结构式:H﹣Cl﹣O C . 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  U D . Cl的结构示意图:
  • 2. (2016高一下·重庆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您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
    A . 第七周期第0族 B . 第六周期ⅡA族 C . 第八周期第ⅠA族 D . 第七周期第ⅦA族
  • 3.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 钠与冷水的反应 B .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C . 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D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 4.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 .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 .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 5.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 .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 . 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6. 168O,188O,O2、O2、O3是(  )
    A . 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B . 五种氧元素 C . 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 . 氧的五种同位素
  • 7.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Si、P、S、Cl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B .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C .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第3列是第ⅠB族,第17列是第ⅦA族 D . F、O2﹣、Mg2+、Na+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8. 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①Na2O2    ②CCl4   ③O2    ④NH4Cl    ⑤H2O2 ⑥Ca(OH)2(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⑤⑥ C . ②④⑥ D . ②③⑤
  • 9. 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

    A . 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 . 质量之比为2:3 C . 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 . 反应速率之比为3:2
  • 10.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 1 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 D .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 11.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   )
    A .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 一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C . 一定是ⅡA族元素 D .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
  • 12. 某一周期的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Z,那么同一周期的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
    A . 可能是Z+1或Z+11或Z+25 B . 只有Z+1 C . 可能是Z+1或Z+11 D . 可能是Z+2或Z+8或Z+18
  • 13.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

    A . C,Al、P B . N,Si、S C . O,P,Cl D . F,S,Ar
  • 14.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 (A+N+m)mol B . (A﹣N)mol C . ( A﹣N)mol D .  (A﹣N+m)mol
  • 15. 已知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A>B>C>D B . 原子序数:b>a>c>d C . 离子半径:D>C>B>A D . 失电子能力:B>A,得电子能力:D>C
  • 16. 短周期元素A,B可形成A3B2型化合物,若B的原子序数为 b,则A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A . b+1 B . b+5 C . b+4 D . b﹣11
  • 17. (2016高二上·淮阳开学考)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N2(g)和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 . 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 . 通常情况下,N2(g)和O2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 .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b >填空题</b>
  • 18. 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化合物BA4的电子式为
    2. (2) 化合物Y2X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 . 离子键 B . 极性共价键 C . 非极性共价键 D . 氢键
    3. (3) 化合物A2X和A2Z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其主要原因
    4. (4) 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周期表中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价代数和为零的是族(用族序号表示).
    2. (2) 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 (3) 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铍(Be)与铝化学性质相似,⑧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⑧的氢氧化物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已知W+X=Y+Z(反应需要加热,),W,X,Y,Z分别是由①②⑨三种元素形成的四种十电子粒子(W,X为离子,Y,Z为分子),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6. (6) 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三、<b >实验题</b>
  • 20. 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B

    2. (2) 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 (3) 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的作用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填“能”或“否”),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四、<b >计算题</b>
  • 21. 已知:6.4克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NO和NO2混合气体共2.24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求:

    1. (1) 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

    2. (2) 混合气体中NOL,NO2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