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天津市五区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13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 </b>
  • 1. 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 . 英军侵入广东海面挑衅 B . 英军进攻天津大沽口 C . 英军占领香港岛 D . 英军进抵南京
  • 2.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 都是由鸦片的输入而引起的战争 B .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战争 C . 两次战争的主要侵略者都是英国 D . 两次战争都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 3. 对清政府收复新疆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B . 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了大量的赔款 C . 1878年,清政府收复了整个新疆 D . 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进行管理
  • 4.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马尾海战 B . 丰岛海战 C . 黄海海战 D . 威海卫战役
  • 5.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  )

    ①外国列强的侵略     ②封建专制制度的没落     ③综合国力衰落     ④中国人民缺乏抗争意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6. 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

    A . 创办军事工业 B . 创办民用工业 C . 兴办新式学校 D . 培养人才
  • 7. 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根本不同于洋务派的是(  )

    A . 创办近代工业 B . 举办近代教育 C . 改革政治制度 D . 抵制农民起义
  • 8.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原因是(  )

    A . 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B .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 .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 .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 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

    A . 没有学习西方民主制度 B . 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 . 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 .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 10. 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 . 取消二十一条 B .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11. 下列人物创办了黄埔军校的是(  )

    A . B . C . D .
  • 12.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 . 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 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 .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 .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 13.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 彻底肃清了党内“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 C .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D . 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例行会议
  • 1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

    A . 井冈出会师 B . 会宁会师 C . 吴起镇会师 D . 遵义会议
  • 15. 1937年12月,古都南京被侵略者变成了“人间地狱”。制造这一暴行的侵略者是(  )

    A . 德国 B . 意大利 C . 日本 D . 西班牙
  • 16.

    如图是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臂章。这支部队出现的历史时期是(  )

    A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抗美援朝时期
  • 17.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是(  )

    A . 长征的胜利 B . 百团大战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解放战争的胜利
  •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对中国的基本政策是(  )

    A . 文化渗透 B . 控制中国 C . 经济掠夺 D . 扶蒋反共
  • 19. 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订的重要文件是(  )

    A . 国共合作宣言 B . “双十协定” C . 《停战协定》 D . 和平建国纲领
  • 20. 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在于(  )

    A .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 . 直接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C . 使东北、华北、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D . 和平解放了北平
  • 21. 平津战役中,率军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

    A . 胡宗南 B . 傅作义 C . 李宗仁 D . 张自忠
  • 22.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中的(  )

    A . 重工业 B . 轻工业 C . 交通业 D . 机械工业
  • 23. “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里的“是书”指的是(  )

    A . 《天演论》 B . 《四洲志》 C . 《愚公移山》 D . 《海国图志》
二、<b >非选择题</b>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 (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面对这些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侵略的斗争?

    3. (3) 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何感想或者看法?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1. (1) 请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2. (2) 根据提供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给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

    3. (3)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历史事件体现的中国近代化道路过程的特点。

  • 26.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和世界有关国家举行了各种活动,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抗日歌曲《松花江上>

    材料二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歌》

    1. (1) 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与日本制造的哪两次侵华事件有关?

    2. (2) 在“国家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理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27.

    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变化。

    1. (1) 交通:

    2. (2) 文化生活:

    3. (3) 通讯:

    4. (4) 社会习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