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4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 </b>
  • 1.

    如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

    A . 厦门 B . 虎门 C . 澳门 D . 江门
  • 2. 《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现在(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3. 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 .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 .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4. 19世纪后期,某将领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左宗棠大败阿古柏 B . 关天培虎门炮台镇守 C . 林则徐虎门销烟 D . 邓世昌黄海撞日舰
  • 5. “双方最终于4月17日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之后,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纷纷在中国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条约”是(  )

    A . 《瑷珲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6. 卢沟桥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进行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该事件的发生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一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有密切联系。该条约(  )

    A .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 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 . 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 .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7. 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 . 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 . 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 C . 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 . 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 8.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

    A .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9.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 1901年(农历辛丑年) C . 1898年(农历戊戌年) D . 1911年(农历辛亥年)
  • 10.

    以下能达到如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北伐战争
  • 11.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①民权     ②民主     ③科学       ④目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侵略与抗争 B . 近代化探索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13.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五四爱国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国民革命运动
  • 14. (2015八上·昆明期末)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 中华民国的成立
  • 15.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其中“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

    A . 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 .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16.

    以下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通道会议 D . 遵义会议
  • 17.

    地图是见证历史的载体.与下列两幅地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8. 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应为(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C . 刘邓挺进大别山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 19. 1947 年7月﹣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 B . C . D .
  • 20.

    右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局部,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

    A . 魏源 B . 张之洞 C . 严复 D . 张謇
二、<b >判断题 </b>
三、<b >填空题 </b>
四、<b >材料与问答 </b>
  • 30.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上册)

    请问答:

    1. (1) 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 (2) 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 (3) 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 3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 (2) 图二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 (3) 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0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 (4) 图四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请完成:

    1. (1) 概括指出材料一所示通电发表的历史背景和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2. (2) 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3. (3) 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

    4. (4) 据材料三,概述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

    5. (5) 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