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韩庄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模...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7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玻璃与金子相合,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这句话的寓意是( )

    A . 朋友之间应该亲密无间     B . 选择朋友时应看准他是否对自己有用 C . 真正的友谊要坚持原则   D . 真正的友谊对个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 2. 据2014年4月1日的南海网报道:三亚市河东公安分局日前成功摧毁一个专门以出租车司机为抢劫对象的少年犯罪团伙。其中的邓某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家,整天流连于网吧。后来,他在网吧认识了团伙的其他成员,“大家没有钱就商量去偷,就去偷摩托车、抢劫出租车司机”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要慎交朋友

    ②不交损友

    ③朋友有难处要拔刀相助

    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常州市两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因网上聊天时发生口角,竟相约在校门口打群架。检察官在办理该案的过程中,心情十分沉重。参与斗殴者不少是在校大学生,其中小军尚不满十六周岁,双方纠集来的大都是自己的同学,有的是出于哥们义气出手相助,有的是碍于情面被迫答应,也有的是出于好奇想去看看热闹。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

    ①青少年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要谨慎交友

    ②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容易害人害己

    ③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

    ④对朋友某些方面的过失,我们要理解、宽容,不能斤斤计较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 4. 李刚和孙林既是一个班的同学,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中相互关心,就是上学、放学两人也结伴而行。但是,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孙林有一道题不会做,作为好朋友的李刚应该 ( )

    A . 好朋友就该互相帮助,给孙林传个纸条把答案告诉李刚 B . 好朋友也应该讲究原则,这是考试,应该实事求是 C . 告诉他,我也不会 D . 各人独立完成试卷后,有不会的问题,再告诉他
  • 5.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李灵的颁奖词是: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

    A .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没有教师,人类的文化就难以延续和发展,整个社会就难以进行 B . 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崇高的 C . 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所以老师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D . 全社会都应该尊敬老师,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 6. 任何人的一生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也不例外。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提出来,但是要注意在提意见的过程中,注意技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对老师说话要有分寸   

    ②用书信的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

    ③向老师提意见,应该用商量的语气

    ④老师讲课的时候出现错误,应当打断老师,立即指出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
  • 7.

    下面漫画中学生的行为(   )

    ①是正确的,老师不应该对学生要求这么严格

    ②没有正确认识到老师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③是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表现

    ④不利于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8. 培根说过一句话:“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   )

    A . 有了友情,万事无忧       B . 友情能给予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C . 友情让欢乐永存,痛苦荡然无存     D . 朋友越多,感情越深厚
  • 9. “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句话对于我们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问题的启示是(   )

    A .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不是真实的 B . 男女之间不应该产生情感问题 C . 我们不要误读青春,要把握青春,不要陷入早恋之中 D . 我们不要等待,要学会选择
  • 10. 在对待老师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

    A . 尊老爱幼 B . 尊师重教 C . 无私奉献 D . 勤俭自强
  • 11. 下列诗句中,体现对老师颂扬的句子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秋风入梦来 D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2. “亦师亦友”是古人对师生交往良好状态的一种主张,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 师有时是师长,有时是朋友 B . 老师在校是师长,离校是朋友 C . 老师既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也是我们生活、娱乐的朋友 D . 师生之间绝对平等,毫无隔阂
  • 13. 我和同桌小刚打了起来,是因为小刚先动手,但老师只批评了我。我感到很委屈,这时候我该(  )

    A . 偷偷找机会报复老师                         B . 反正不是我的错,老是误会我是他的问题 C . 老师肯定是对我有看法,不然干嘛只针对我    D . 找机会心平气和地和老师谈谈,澄清事实
  • 14.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这句话强调了(   )

    A . 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B .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C . 诚心的重要性 D . 多说好话的重要性
  • 15. “交友是一个互惠的过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交友是一种互换关系,朋友给你多少,你就要给朋友多少  B . 给予朋友需要得到朋友的回报 C . 交友可以得到财富和物质的享受                        D . 朋友之间的给予和分担是双向的
  • 16. 男女正常交往有利于(    )

    ①班集体的团结

    ②消除两性之间的神秘感,培养健康心理

    ③发挥性别优势,使个性充分发挥

    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小亮在班里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老师和同学们时常称赞他,每当这时小亮的心里总是十分高兴。这主要是因为小亮的( )

    A . 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B . 自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  C . 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D . 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 18. 在欢庆教师节的晚会上,性格内向的小萌同学深情地献上一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同学们为她的演唱热烈鼓掌,她充满来了自豪。可见,一个人的自信来自()

    A . 良好的性格 B . 对名人的崇拜 C . 对成功的体验和积累 D . 独立生存
  • 19. 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下列属于适度自尊的有( )

    ①数学课上,小吕做错了一道简单的计算题,他觉得很惭愧,一个星期没理同学和老师

    ②小青考试成绩不理想,她决定发奋学习,把成绩赶上去

    ③小华因为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不服气,冲出了教室

    ④小雪虽然成绩很好,但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高尔基说:“如果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力量,除了幻想和神话之外,什么也创造不出来。”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不会有自信                 B . 自信的人不会遇到任何挫折 C . 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D . 只要相信自己,就能获得成功
二、主观题
  • 21. 价值判断

    张博和李平是好朋友,但是李平经常抄袭他人作业,张博劝说李平,李平不仅不听,还说他不是自己的好哥们,张博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张博的做法正确吗?

  • 22. 情境分析:

    镜头一:校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就要开始,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小翔毫不畏惧。“我一定能赢!”他不断为自己鼓劲。

    镜头二: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只有小薇低着头一言不发,她觉得自己普通话太差,更害怕发言出错。

    1. (1) 展示自我,人各不同。小翔和小薇两人的不同表现对其自身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2. (2) 挑战自我,走向成功。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薇?

  • 23. 探究实践题

    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老师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耐心细致地拨正我们前进的航向;当我们一点成绩骄傲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清醒剂。

    1. (1)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

    2. (2) 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朋友,与老师和谐相处?

    3. (3) 假如你被老师误解,该怎么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