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历史期中测...

更新时间:2018-06-11 浏览次数:5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我们的工作”主要是(    )
    A .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制定“一五”计划 C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决定抗美援朝
  • 2. 下列关于新中国诞生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 中国人民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3. “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西藏民主改革 D . 青藏公路通车
  • 4. 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5. 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内容后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 .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 .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 .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 . 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 6.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 . 集中发展重工业 B .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 .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 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
  • 7.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段话没有涉及(    )
    A . 三大改造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 土地改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8. 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1961年初我国开始实施(    )
    A . 过渡时期总路线 B . 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C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9.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 10. 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这些英雄的事迹出现在(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巩固时期 C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11.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 . 实现国家工业化 B .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 实行改革开放 D . 都重视经济建设
  • 12.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 . B . C . D .
  • 13.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等地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出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 . 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 .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 . 属于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 14.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 一国两制 B . 土地承包 C . 设立经济特区 D . 民族区域自治
  • 15.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
    A .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16. 读下面《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该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1年(比率)

    1981年(比率)

    1991年(比率)

    日本(18.9%)

    中国内地(19.3%)

    中国内地(28.7%)

    新加坡(11.6%)

    美国(11.5%)

    美国(20.9%)

    印尼(9.1%)

    印尼(10.2%)

    德国(6%)

    A . 改革开放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土地改革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17. 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C .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D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8. 1992年我国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这次思想解放的出现得益于(    )
    A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 . 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19. 某外国政要曾说过:“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 . 农村包围城市 B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 照搬斯大林模式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20. 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它(    )
    A .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 .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C . 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 . 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 2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A . 新时期 B . 新时代 C . 新征程 D . 新阶段
  • 22.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然要求的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23. 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 .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 24.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 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不相协调之间的矛盾
  • 25.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指(    )

    ①速度变化   ②结构优化   ③生态美化   ④动力转化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二、<b >材料解析题</b>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四: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指什么?写出这一标志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年月日)
    2. (2)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图中向农民宣传的法令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图中可见农民对这一法令持什么态度?
    3. (3) 从材料三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写出这一时期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各一例。
    4. (4) 写出我国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形式。材料四中历史任务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 27.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习近平强调,……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材料三:1 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材料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表示,股份制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利用的。只要有国家和集体控股,就是公有制。如果只是一味争执形式问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难以深入,也建不起现代企业制度。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哪一措施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根据材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重温改革的重大意义。
    2. (2) 据材料二写出其中一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概括它们能够成为经济特区的条件。
    3. (3) 材料三中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对外开放的哪一具体措施?举出一个1992年我国开放的陆地边境城市。此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4. (4) 材料四中提到的这次大会于哪一年召开?据材料四分析,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5. (5) 综上所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出发点是什么?
  • 28. 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不断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2. (2) 材料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哪一重要成果?该理论成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形成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归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哪一经济新体制的构建?举出其中的一个重大措施。
    5. (5) 实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