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18-05-31 浏览次数:2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2016七下·大同期中)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

    A . 杨坚 B . 李世民 C . 武则天 D . 朱元璋
  • 2. (2016七下·晋江期中)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 3.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权臣当道 B . 隋炀帝的暴政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自然灾害严重
  • 4. 她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是(    )
    A . 嫘祖 B . 武则天 C . 慈禧 D . 杨贵妃
  • 5. (2016七下·靖江期中)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 6. (2016七下·泰来期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描写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状况(  )

    A . 唐太宗 B . 唐玄宗 C . 唐高宗 D . 武则天
  • 7. 下列反映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精美的敦煌壁画
  • 8. (2016七下·舒城期中) 有关鉴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他是唐玄宗时的一位高僧 B . 他主持设计了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招提寺 C . 他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 D . 他第五次东渡日本成功
  • 9.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 《史记》 B . 《大唐西域记》 C . 《马可·波罗行记》 D . 《资治通鉴》
  • 10. 下列选项中,符合隋唐历史阶段特征的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中华帝国的衰弱 D .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 11. 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这说明(    )
    A .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B . 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C .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D . 日本根据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
  • 12. 李白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侧面体现了盛唐时期社会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下列哪项不适合描述盛唐时期社会风貌?(    )
    A . 昂扬进取 B . 激昂豪迈 C . 蒙昧黑暗 D . 博大开放
  • 13. (2016七下·临泉期中)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 . 赵匡胤 B . 赵光义 C . 赵普 D . 石守信
  • 14.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请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
    A . 南北朝 B . 唐朝 C . 南宋 D . 元朝
  • 15. 某同学对“岁币”真正含义不了解,你能帮助他准确解释一下(    )
    A . 政府征收的钱物 B . 少数民族向北宋送的钱、财、物 C . 少数民族自己征收的钱、财、物 D . 北宋政府向辽、夏送的钱、财、物
  • 16. (2016七下·城中期中) 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7. 我国经济中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 . 南方战乱较少 C . 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 .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 18.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契丹族 B . 女真族 C . 党项族 D . 蒙古族
  • 19.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二、<b >非选择题</b>
  • 20.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材料三:唐太宗曾命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武将常何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所写的二十多条意见都能切中时弊,一问,才知道是他家的食客马周代写的。……虽然马周出身贫贱,但太宗破格提拔,马上委任官职……

    材料四: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 (1) 材料一中人物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出现这样的繁荣是因为在经济方面的什么措施?
    2. (2) 材料一中“三省六部制”是哪个朝代开创的?有何作用?
    3. (3) 材料二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当时最亮的一面“人镜”应该是谁?
    4. (4) 材料三所体现的是唐太宗用人的哪一方面特点?
    5. (5) 为什么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2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隋唐之所以能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两汉的经济文化高潮,与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霞我国都。

    材料三: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材料四: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 (1) 材料一中“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是什么民族政策促进了该局面的出现?
    2. (2) 材料二中“文皇”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对该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哪些贡献?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公主修建了什么宫殿,现已成为拉萨的地标性建筑。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怎么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提示:到材料中找关键词)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处理方式?(提示:从利弊两个方面谈认识?
    5. (5)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良好的民族关系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 2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 (1) 材料一中的隋大运河是谁组织开凿的?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隋大运河的开凿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中图二展现的场景,写出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一列?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到南宋时我国经济中心从哪里转移到哪里?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转移的原因有哪些?
    4. (4) 材料二的图三是北宋时期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纸币,它出现在哪个地区?
    5. (5) 宋代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置了哪一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 23. 看图并回答问题:

    1. (1) 图一人物是谁?为了到哪里宣扬佛法,他六次远行?
    2. (2) 图二人物是谁?他把西行求取佛法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本书是?
    3. (3) 图一,图二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4) 图三是唐朝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会见吐蕃求婚使者的相关情况。最终,唐太宗决定将哪位公主嫁给吐蕃的哪位赞普?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