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综合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36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核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 .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 D . 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 2.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判断正确的是(    )
    A . 抑郁症患者有较多FGF9的根本原因是合成FGF9的酶的活性较高 B . 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 C . FGF9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 D . FGF9通过胞吐从细胞中出来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细胞间直接信息传递
  • 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幼嫩的芽可利用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B . 休眠的种子就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C . 乙烯仅在植物成熟的果实中产生,且只能促进果实成熟 D . 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 4. 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红细胞具有接收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 B .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C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 . 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
  • 5. 2017年,三个美国科学家因揭秘生命的“生物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生物钟实质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器官局部生物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 B . 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脑干中 C . 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不存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 D . 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糖,此时以高血糖素分泌将增加
  • 6.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下图结果的是(    )

    A . 基因表达中基因碱基对数与氨基酸个数之比(不考虑终止密码) B . 苹果细胞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 C . 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分子之比 D .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二、<b >非选择题</b>
  • 7. 如图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研究发现精氨酸G能降低酶的活性。请设计实验探究精氨酸降低酶G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还是模型B,简要写出

    1. (1) 实验思路;
    2. (2)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 8. 某科研小组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利用人工气候室、CO2测定仪等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甲图所示;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充满N2与CO2(CO2充足)的密闭容器中继续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分别是
    2. (2) 从甲图结果可知,甲实验的目的是
    3. (3) 乙图中6至8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容器内气体含量变化是,植株干重
    4. (4) 若在10h时,将容器至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
  • 9. 某地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而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政策。几年后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气候条件转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研究小组对该地区某区域的杜鹃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其采用的方法是;调查过程中,因标志物过于明显,会导致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和捕食,这会导致调查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2. (2) 封山育林后遏制了水土流失的现象,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面貌,说明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
  • 10. 已知某种昆虫(XY型)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且A+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已知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A>a);另一对等位基因B/b影响昆虫的体色,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昆虫的组织细胞2号染色体DNA进行转录时启用的起始点(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2. (2) 现有红色昆虫(甲)与黑色昆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3. (3) 若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 11. 某研究小组尝试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并探讨提取花青素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先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吸取1mL酵母菌样液,在105稀释倍数下统计各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32,涂布时所用稀释液体积为0.1mL,则每mL样液中的菌株数=个。
    2. (2) 酿制蓝莓果酒前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除去杂菌,这是因为在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发酵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进行检验,若溶液颜色变成证明有酒精存在。
    3. (3) 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其原因是
    4. (4) 研究发现花青素在pH小于3.0条件下比较稳定,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溶剂萃取法是最常用提取方法,萃取剂宜选用,将萃取相关过程的pH控制在3左右可有效地保障萃取成功。
  • 12. 现代生物科技日新月异,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的PrG、生长激素基因都是目的基因,可从基因文库或cDNA文库获得后,常用技术扩增。扩增后,如何鉴定其化学本质,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2. (2) 获得转生长激素基因牛的核心步骤是,过程通常用法把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过程③若要得到两头基因型一样的牛,可在阶段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
    3. (3) 将PrG导入浆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应进行多次专一性抗体检测,Ⅰ到Ⅱ间检测筛选的目的是
    4. (4) 简述⑤的培养流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