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无锡市宜兴市官林学区八年级上月考语...

更新时间:2016-12-17 浏览次数:109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 . 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 , 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 .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 .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 3.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起码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摸抹春风

    A . ①④②⑤③ B . ②⑤①④③ C . ②③①⑤④ D . ②①⑤④③
二、书写
三、默写
  • 5. 按课文内容默写:

    ①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⑤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⑥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

    ⑦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晏子使楚》)

四、填空题
  • 6. 解释下列文中的划线词:

          王曰:“缚者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①曷;②坐盗;③固善盗;④其实

五、名著导读
  • 7. 名著阅读积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前苏联作家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精神,的信念,的意志。

六、诗歌鉴赏
  • 8. 阅读与赏析。

    纳凉(秦观①)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②。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因屡遭贬谪,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②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 (1) 前两句,“”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2. (2) “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七、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 , 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统,又以告母,母亦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1. (1) 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时有物外 B . 吾欲辱 C . 两狼并驱如故 D .
    2.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 . 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C . 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D . 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3.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数问其        故:

      ②诚如          是:

      ③乃自以私粟统  与:

      ④母亦之        贤:

    4. (4)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

八、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计算

          ①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你的电脑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而被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数据无法恢复,不法之徒则可能利用接触你电脑的机会窃取你的数据。据报道,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cs的网络服务上,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

          ③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使用云计算就会让一切变得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

          ④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1. (1) 云计算有哪些优点?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 (2) 第②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⑧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1. (1) 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2) 第①段中画线句有何妙处?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3. (3) 文章第②段写人们看见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九、作文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其实,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在“成功”、“梦想”、“爱心”、“坚持”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使题目完整;(2)要写自己生活中与“快乐”有关的事;(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