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

更新时间:2018-04-23 浏览次数:4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以下各物理量中,与声音强弱有关的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 2. 减小嗓声的危害,下列措施没有效果的是(   )

    A . 在市区道路两旁多植树 B . 居民区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 将噪声大的工厂搬离市区 D . 安装噪声监测仪
  • 3. 小明坐在行驶的动车里,相对下列哪个物体,他是静止的(   )
    A . 小明所坐的座椅 B . 路旁的树木 C . 从他身旁经过的乘务员 D . 动车驶过的铁轨
  • 4. 如图中的的物体,可近似看成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瀑布中下落的水 B . 匀速运动的卫星    C . 自动扶梯的人 D . 正在上升的火箭
  • 5. 日常生活中常使用水银体温计,对于它的认识及使用,正确的是(   )
    A . 50℃以下的温水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温度 B .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 . 使用前要甩几下,否则可能测不准 D . 任何角度都可以看清读数
  • 6. 下列现象中,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A . 工厂将铁块熔化 B . 固态碘升华成气体 C . 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 D . 水结成冰
  • 7. 如图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凉干    B . 放在一附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C . 寒冷的冬天,在玻璃上的窗花 D . 夏天吃冰棒时,撕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 8. 关于光的一些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线从水中射入到空气中时光速不变 B . 小孔成像是光线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吸收了光 D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9. 太阳光中包含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 B . 紫外线能让荧光粉发光 C . 电视机遥控利用了红外线 D . 紫外线能杀菌
  • 10. 如图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 照镜子 B . 使用放大镜    C . 阳光下的影子 D . 水中的倒影
  • 11. 小华同学总结了透镜的一些知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 .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于焦点上 C . 近视眼戴凹透镜矫正 D . 凸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弱
  • 12. 如图,凸透镜焦距是8cm,将蜡烛从物距 u=20cm处移到u=6cm处的过程中,(   )

    A . 成的像都是实像 B . 像总是放大的 C . u=15cm时像是放大的 D . u=6cm时,像是倒立的
  • 13.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 . 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 . 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 . 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 14. 天平是常用测量工具,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A . 密度 B . 质量 C . 体积 D . 以上三量均可
  • 15. 对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体积增大,密度会变小 B . 密度与物体的形状、所处的位置有关 C .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D . 固体密度总比液体的大
  • 16.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由图可知(   )

    A . 甲乙两物质的密度比是2:1 B . 甲的密度小于乙 C . 乙的密度大于水 D . 用甲做成一个200g、120 的球体,球是空心的
二、<b>填空题</b>
  • 17. 平常我们之间说话的声音其传播的介质是;某声源一分钟振动5400次,所产生的声音频率是Hz;一些精密零件用超声波来清洗,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8. 如图是小王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块长度的情况,读数时正确的方法是视线沿(填“A”或“B”)方向,若测得的长度是3.42cm,可换算成um。

  • 19. 生产生活中常用到物态变化知识,如液化气是利用方式将气体液化便于储存;利用涂擦在发烧病人身上的酒精(填一种物念变化)吸热使病人快速降温;利用在云层中喷洒的干冰升华时(填“吸”或“放”)热以达到人工降雨。
  • 20. 小王站在平面镜前 2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本人m,当小王远离镜子一些,像的人小(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小王从镜中看见旁边的妈妈,妈妈也从镜子中看见了小王,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 21. 如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图乙和图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 22. 密度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比较的新材料,使有效载荷增大。盐水选种是利用饱满的种子密度比瘪的而沉到盐水底部,达到分离目的。火灾时室内人员在撤离过程中要尽量弯腰降低身体高度,是因为有毒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导致密度变小而集中在房间的上部。(均填“大”或“小”)
三、<b >作图题</b>
四、<b >简答题</b>
  • 25. 小雨将装满饮料的玻璃瓶子旋上盖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妈妈说这样做不行。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小雨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原因。
五、<b >实验题</b>
  • 26.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示。

    1. (1) 实验时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目的是
    2. (2)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看出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3. (3) 由图乙可知,此物质的熔点是
    4. (4) 比较乙图中AB段和 CD段,如果升高车相同的温度,段吸收热量较多。
  • 2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1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把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2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大致在
    3. (3) 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25cm处时,在光屏上呈清晰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再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要使光屏上重新呈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调节。
    4. (4) 小明将蜡烛移至距透镜8cm处,发现无法在光屏上成像,用眼睛向左观察透镜,却看见烛焰呈(填“放大”或“缩小”)、正立的虚像。
  • 28.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如图示)。

    1. (1)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上,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示,于是他向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2) 小明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mL。
    3. (3) 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最为30g,然后她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
    4. (4) 实验后的交流活动中,同学们指出小明实验方法不合理,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填“大”或“小”),原因是
六、<b >计算题</b>
  • 29. 一辆小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求:

    1. (1) 汽车的速度相当于多少m/s?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多少m?
    2. (2) 司机发现前方有人横穿公路后,紧急制动至车停止(如图示)。若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s1=22m,刹车距离是s2=38m,从开始刹车至车停止用时1.3s,则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多少s?从发现情况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30. 砂石的密度是ρ=2.5× kg/ ,0.8 的砂石的质量是多少kg?若某辆卡车一次可装5 的砂石,要将100t的砂石运走,需要装多少车?
  • 31. 实验小组要测量某金属粒的密度,所用器材是一个空瓶、天平和水,首先称出空瓶的质量m= 200g.装满水后称瓶和水的总质量m1=700g,然后将质量是m=796g的金属粒缓慢放入瓶里,有水溢出,最后称得瓶、金属粒和剩余往瓶里的水的总质量m2=1395g。求:
    1. (1) 空瓶的容积是多少mL?
    2. (2) 溢出的水质量是多少g?
    3. (3) 佥属粒的密度是多少kg/ (结果保留2位小数,p=l.0× 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