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18-04-20 浏览次数:4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 钟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D . 发声的钟离船比较近,声音传播到船不需要时间
  • 2. 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 B .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C .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D .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
  • 3.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 . 凝固现象且吸热 B . 凝固现象且放热    C . 凝华现象且放热 D . 凝华现象且吸热
  • 4.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酒精升华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B . 酒精汽化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C . 酒精汽化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D . 酒精升华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 5. 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其效果是(   )
    A . 拍摄到的照片与不用闪光灯差不多,昏暗不清 B . 拍摄到的照片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好多了 C . 拍摄到的照片是银幕,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 D . 拍摄到的照片比不用闪光灯的效果好一些,但不是特别清晰
  • 6. 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红外线的是(   )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⑤汽车导航仪利用的信号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①④
  • 7. 在各种色光中,三原色光,指的是(   )
    A . 红、绿、蓝 B . 红、黄、绿 C . 红、黄、蓝 D . 黄、绿、蓝
  • 8.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湖中的倒影 B . 水中的筷子    C .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 镜中的陶
  •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像距)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物距)之间对应关系,并作出如图所示的u-v,关系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C . 当物距u=40cm时,像距v=1 0cm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5cm处的过程中,像一直在变小
  • 10.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
    A . 50g B . 5kg C . 0.5g D . 50mg
  • 11.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被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 . 相对太阳静止 B . 相对地球静止 C . 相对月球静止 D . 相对火星静止
  • 12.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直线到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决 B . 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C . 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 . 全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b>填空题</b>
  • 13. 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闹钟,在外面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大/变小/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14. 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好一只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该同学操作的两点错误之处是:(1);(2).
  • 15. 晴天的正午时分,在茂密的树阴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 16. 关于教学楼的运动状态.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是的:若以正在走向学校的学生为参照物,教学楼是的.

  • 17. 在乘车时,我们往车窗外看,有这样的感觉,看到远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向同运动.看近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相反运动.造成这样的观察结果,其原因是: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参照物的;在看近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参照物的.
  • 18. 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 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赛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 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跨栏比赛观众根据刘翔在前面判断刘翔获胜的方法是,裁判根据比赛成绩判断刘翔获胜的方法是,刘翔的平均速度(大于/等于/小于)奥利弗的平均速度.
                           
  • 19. 小车从长为1.8m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则全程平均速度为m/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平均速度为0.3m/s,则小车通过斜面下半路路程平均速度为m/s .


  • 20. 如图甲所示的小球直径为,如图乙所示的秒表读数为.

  • 21. 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1. (1)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2. (2)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强/弱).
  • 22. 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操作过程中,请回答:
    1. (1) 如图甲是小王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情景,你认为他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2. (2) 纠正错误后,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 (3) 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

    4. (4) 天平读得最小质量为.
三、<b >实验题</b>
  • 23.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如图甲所示,先让纸板A, 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束EO,并找到反射光束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为了排除所得规律的偶然性,要改变的角度,多测几组入射角与反射角,并进行比较;再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的两侧.
    2. (2)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3. (3) 如果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将纸板B向后旋转,(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 24.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请指出操作中错误的是.
    2. (2)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B/C),示数是℃ .
    3. (3) 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4. (4) 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 (5) 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 25.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 (1) 通过A, 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 (2) 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3)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E, F).结果发现E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质量/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 26.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 (1) 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方形(平面镜/平板玻璃)来做,你选择的理由是.
    2. (2) 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
    3. (3) 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4. (4) 若在图甲中的左侧,我们通过“平面镜”看蜡烛A的像C,是(有/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中.此时,蜡烛的像C(有/没有)光发出.
  • 27. 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1. (1) 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

    2. (2) 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 28. 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

    1. (1) 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或水中传播的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并在水中滴几点牛奶,其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  
    2. (2)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提醒大家不要将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失明!这个提醒说明光具有.  
    3. (3) 在实验中,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a所示.小明同学想若让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折射角是否还是小于入射角?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图示实验a与b,说明 光路具有.  
    4. (4) 如图b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如图c, d所示),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5. (5) 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四、<b >作图题</b>
五、<b >计算题</b>
  • 33. 苏州高新区将建设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总长为80多公里.1号线于2014年10月26日正式通车试运营,1号线全长18公里.1号线首末站为狮子山站、龙康路站,正常行驶大约需要时间0.5小时.求:
    1. (1) 电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2. (2) 若从狮子山站到新区公园站,电车运行的时间大约是6分钟,则两站之间的轨道长度大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