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实验高中高二上学期开...

更新时间:2016-11-30 浏览次数:482 类型:开学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电解法冶炼金属钠时,钠在阳极析出 B .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 . 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D . 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 2. 下列装置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 燃气灶 B . 硅太阳能电池 C . 铅蓄电池 D . 风力发电机
  • 3.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 CO B . NaOH C . HNO3 D . CuSO4
  • 4. 下列分散系中具有丁达尔现象的有(  )
    A . 蔗糖溶液 B . Fe(OH)3胶体 C . 蛋白质溶液 D . NaCl溶液
  • 5. 下列物质不是黄色或淡黄色的是(  )
    A . 单质硫 B . 过氧化钠 C . 氢氧化铁胶体 D . 三氯化铁稀溶液
  • 6. 已知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氟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16高三上·河北期中) 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NH3

    O2

    NO

    H2O

    Fe

    H2O

    H2

    Fe2O3

    Al2O3

    NaOH溶液

    NaAlO2溶液

    过量CO2

    Na2O2

    CO2

    O2

    Na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8. 进行下列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可能是

    A

    通入CO2 , 溶液变浑浊.再升高至70℃,溶液变澄清.

    C6H5ONa溶液

    B

    通入CO2 , 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 , 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 , 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A . B . C . D . D
  • 9. 在一大试管中装入10mL NO,倒立于水槽中,然后慢慢地通入6mL O2 , 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 . 试管内气体无色,是NO C . 试管内气体无色,是O2 D . 试管内液面下降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NaNO3 , 无任何现象 B . 实验室检验氨气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 . 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持续红热,说明氮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 . 大气污染气体很难处理,是因为NO等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11. 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

    ⑤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⑥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⑤⑥ D . 全部
  • 12. (2016高一下·天全期中) 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 6和8 B . 11和13 C . 11和16 D . 12和17
  • 13.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2g C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 . 通常状况下,11.2 L氮气中含有NA个氮原子 C . 2mol铝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3NA个氢气分子 D .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NA个水分子
  • 14.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2H2O⇌H2CO3+2OH B .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Fe3+=Cu2++Fe2+ C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中和:Ba2++OH+H++SO42=BaSO4↓+H2O D . 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
  • 15. 火箭推进器常以联氨(N2H4) 为燃料、过氧化氢为助燃剂.已知下列各物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H4(g)+O2(g)=N2(g)+2H2O(g)△H1=﹣533.23kJ•mol1

    H2O(g)=H2O (l)△H2=﹣44kJ•mol1

    2H2O2(l)=2H2O(l)+O2(g)△H3=﹣196.4kJ•mol1

    则联氨与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 N2H4(g)+2H2O2(l)═N2(g)+4H2O(l)△H=+817.63 kJ•mol1 B . N2H4(g)+2H2O2(l)═N2(g)+4H2O(g)△H=﹣641.63 kJ•mol1 C . N2H4(g)+2H2O2(l)═N2(g)+4H2O(l)△H=﹣641.63 kJ•mol1 D . N2H4(g)+2H2O2(l)═N2(g)+4H2O(g)△H=﹣817.63 kJ•mol1
二、<b >解答题</b>
  • 16. 向2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 , 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 (1) 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
    2. (2) 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2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于水)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加入盐酸200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 17. 如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式.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血红素中含有C,H,O,N,Fe五种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写出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 (2) 血红素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在右图的方框内用“→”标出Fe2+的配位键.
    3. (3) 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 1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是五种短周期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0.089nm).

    元素代号

    A

    B

    C

    D

    E

    原子半径/nm

    0.16

    0.143

    0.102

    0.09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1

    ﹣2

    1. (1) 用元素代号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对应位置(以下为周期表的一部分).

    2. (2) B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族;
    3. (3)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4. (4) 上述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5. (5) C和E形成的化合物M,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M的性.
    6. (6) 写出D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抗酸药X(仅含五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白色沉淀B中金属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A的电子式为
    2. (2) 步骤3中生成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X的化学式为,该抗酸药不适合胃溃疡重症患者使用,原因是
    4. (4)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步骤3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的含碳离子
  • 20. 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 (1) 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如图1依次为
    2. (2) 按如图2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稳定后,关闭旋塞1.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
    3. (3) 写出NH4Cl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固体NH4Cl、蒸馏水、25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调控温度)

      ①实验目的:探究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相关物理量及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溶液的体积).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溶液)/mL

      NH4Cl质量/g

      温度/℃

      1

      250

       X

      2

      250

      ③按实验序号1所拟数据进行实验,若读取的待测物理量的数值为X,则NH4Cl水解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只列出算式,忽略水自身电离的影响).

  • 21. 将22.4g铜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溶液为1mol/L的硫酸中,使之发生反应.
    1. (1) 若固体恰好全部溶解,消耗硫酸的体积为VL,则V的取值范围为
    2. (2) 若硫酸溶液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体积为1L,测得此溶液中Fe2+浓度为0.1mol/L,则原混合物中含铜g.
  • 22. 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 , 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的化学式是
    2. (2) 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用化学式表示).
    4. (4) 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已知:Cu2O+2H+═Cu+Cu2++H2O)
  • 23. 下图是一些常见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有毒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C,E为金属单质,G,J的焰色均为黄色.反应①为炼铁高炉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②可用于焊接铁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化学式为,J的化学式为
    2. (2)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D→G是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K→H是制作印刷电路板的重要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F→L是铝土矿提纯中的重要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2SO4、Na2CO3、NH4Cl、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①中溶液少量继续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继续向②中的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蓝.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

    1. (1) 肯定存在的是
    2. (2) 肯定不存在的是
    3. (3)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请简述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4. (4) 写出上述实验④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