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鹿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6-11-21 浏览次数:11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2014年诺贝尔奖成果﹣﹣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到纳米维度,下列有关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观察埃博拉病毒中核糖体的分布 B . 能观察受体在神经突触中的分布 C . 可捕捉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过程 D . 可追踪受精卵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
  • 2.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 . 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成许多小区室,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C . 两个细胞的信息交流全靠两个细胞间的接触 D .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这种功能是相对的
  • 3. 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及所需ATP的主要来源是(  )
    A . 线粒体、有氧呼吸 B . 细胞溶胶、无氧呼吸 C . 线粒体、无氧呼吸 D . 细胞溶胶、有氧呼吸
  • 4.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酶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 将溶液pH由2升到8的过程中,胰蛋白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C . 酶的数量会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D . 任何活细胞内都有酶的存在
  • 5. 图1是“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部分操作图,图2是“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盖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组织细胞 B . 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常需要重复几次 C . 图2中b代表的是叶绿素b D . 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
  • 6. 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  )
    A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 . 班氏试剂(斐林),砖红色 C . 苏丹Ⅳ染液,红色 D . 双缩脲试剂,紫色
  • 7.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 . 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含糖类物质 C . 组成丙物质的二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 .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 8. 在水解大多数酶的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
    A .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 . 酶是生物催化剂 C .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 9. (2016高一上·鄂尔多斯期中) 下列有关肽键写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O﹣NH﹣ C . D .
  • 10.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一些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细胞正常代谢活动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 . 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内的黑色素逐渐积累而形成“老年斑” C . 进行③过程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但遗传物质并未增加 D . 能进行①过程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 11. 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
    A . 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 . 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C . 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 . 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 12.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 . 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 C .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 D .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添加碘
  • 13. 克山病是一种因缺硒而引起心肌线粒体受损的地方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线粒体出现膨胀,嵴稀少和不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克山病具有家族聚集和容易遗传给后代的特点 B . 克山病患者心肌线粒体内易出现[H]的积累 C . 缺硒会引起心肌线粒体基质的渗透压增大 D . 缺硒会导致心肌线粒体的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 14.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动物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 . 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 . 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 . 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 . 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P,此化合物具有运输作用
  • 15.

    如图表示某一人体内的几种正常细胞,这些细胞的(  )


    A . 全能性相同 B .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 . 基因相同 D . 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 16. 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定对象

    试剂

    颜色

    水浴加热

    生物材料

    A

     淀粉

    碘液

    蓝色

    脱色的材料

    B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需要

    含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组织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不需要

    豆浆、牛奶、鸡蛋清

    D

    脂肪

    苏丹Ⅲ染液

    红色

    不需要

    花生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16高一上·成都期中) 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 .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 . 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 .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 18. 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减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 B . 低温持续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 C . 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 D . 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导致吸收能力下降
  • 19. 营养学家提倡每天吃一把大豆,这是因为大豆中含有较多的(  )
    A . 多种糖类物质 B . 不饱和脂肪酸 C . 非必需氨基酸 D . 赖氨酸等氨基酸
  • 20. (2016高一上·原平期中) 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 . 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C . 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 .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 21. 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依次代表细菌、玉米、果蝇、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的是(  )

    A . 核糖体 B . 染色体 C . DNA D . RNA
  • 22.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B . 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 . 在溶液浓度为4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 . 在溶液浓度为20g•L1 , 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 23. 将基因型为BB和bb两株植物杂交,F1和F2都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现将F1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后再和F1杂交,问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比值和杂交后子代基因型各类分别为(  )
    A . Bb:Bb=1:1和2种 B . BB:bb=1:1 和2种 C . BB:Bb:bb=1:4:1和4种 D . BB:Bb:bb=1:2:1 和6种
  • 24. (2015高一上·兰州期末) 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 . 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 . 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D . 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 25.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选用紫色洋葱做材料实验效果较好.这是因为(  )
    A . 只有紫色洋葱的表皮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 B . 细胞液呈紫色,质壁分离以后容易与外界溶液区分 C . 细胞膜呈紫色,质壁分离以后容易与细胞壁区分 D . 紫色洋葱的表皮细胞的液泡特别大
  • 26.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A . 核糖体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 . 此时细胞中有四个中心粒 C . 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 D . 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
  • 2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 .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 .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 .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 28. 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 , 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则该多肽是(  )
    A . 四肽 B . 九肽 C . 十肽 D . 不能确定
  • 29. 如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上表,有人得出下面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S

    生物甲

    43.57

    6.24

    44.43

    1.46

    0.20

    0.17

    生物乙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A . 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 . 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 . 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 D . 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 30. 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 . 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 . 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 . 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二、<b >综合题</b>
  • 31. 图1是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分裂图象,图2是分裂各阶段细胞核DNA和细胞质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图1所示的生物可能是(生物).
    2. (2) 该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3. (3) 如果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则其所处的时期是期,该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 . 图2中的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填字母),该曲线的期(填字母)才能观察到图1所示的图象.
    4. (4) 如果此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则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和时期是 , 判断的依据是 , 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条.
    5. (5) 如果基因a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能否是Y染色体(填:“能”、“不能”).
  • 32. 如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2. (2) 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 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µmol/(m2•s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µmol/(m2•s ).
    3. (3) 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2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2O先参与
    4. (4) 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5. (5) 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 33.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水稻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水稻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光反应过程需要叶绿体色素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研磨提取色素时加入 . 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当光照强度突然降低,短时间内C3和C5化合物含量分别(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 (2) 实验期间,总光合速率最大出现在h.图中h,有机物积累量最大.
    3. (3) 实验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 6h时CO2的移动方向是
    4. (4) 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叶绿体无O2生成的时间总共有小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