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寿光东城初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月月...

更新时间:2018-03-20 浏览次数:2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 . 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 100牛 B . 200牛 C . 0牛 D . 400牛
  • 2. 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
    A . 二氧化碳 B . 小水滴 C . 空气 D . 水蒸气
  • 3.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每次的时间约为10s B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 D . 我们的教室的长度约为10m
  • 4. 如下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 . 平面镜 B . 平板玻璃 C . 凸透镜 D . 凹透镜
  • 5. (2018九下·高邮月考) 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液化 C . 蒸发 D . 凝固
  • 6. (2016八上·铜山期中) 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 红光 B . 黄光 C . 绿光 D . 紫光
  • 7.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 )


    A .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 B . 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 C . 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 D . 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
  • 8. 小明用刻度尺测橡皮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则橡皮的长度应记作  (    )
    A . 5.36 cm B . 5.363 cm C . 5.3633 cm D . 5.36333 cm
  • 9. (2016·靖江模拟) 下图为处于湖上的一座桥,桥的最高处距湖面2m,若能在湖水中看到桥完整的倒影,则湖水的深度为(   )

    A . 大于2m B . 2m C . 小于2m D . 以上答案均可
  • 10.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并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的伟大物理学家是(  )
    A . 伽利略 B . 哥白尼 C . 牛顿 D . 阿基米德
  • 11. (2015八上·重庆期末) 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 B . 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 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 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电梯对人斜向上的推力
  • 12. 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 不断改变 B . 始终不变 C .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 无法确定
  • 13. (2017八上·余庆期末)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1g/cm3 , ρ酒精=0.8g/cm3)(   )
    A . 400cm3 B . 350cm3 C . 250cm3 D . 200cm3
二、<b >多项选择题</b>
  • 14.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 . 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 .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 .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 15.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 . 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 . 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 . 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 16.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发生形变 B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 17.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可以实现(   ).
    A . 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 . 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C .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 .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三、<b>实验题</b>
  • 18. 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回答:

     

    1. (1) 实验中为了使冰块受热均匀,尽量(选填“用大块的冰”“将冰敲碎些”) . 图乙冰的熔化图像中, BC段之间水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
    2. (2) 从丙图中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撤去酒精灯,小红观察到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3. (3) 在图丁中,你认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a或b),气泡中的气体是(选“空气”或“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
    4. (4) 另一小组的小冬同学在实验中将冰加热到熔化再到沸腾时共用30min .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他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A . 增加被加热的冰的量 B . 在烧杯上加带孔玻璃板作为盖子 C . 增加酒精灯中酒精的量 D . 将烧杯位置调低,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5. (5) 若其他条件不变,小红仅将被加热的冰的质量增加,实线a为原实验图像,则最终记录沸腾前后水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 (1) 实验时,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 (2) 图中物距u应满足(____)
      A . u>2f B . u=2f C . f <u<2f D . u<
    3. (3) 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填“前”或“后”)方.
    4. (4) 小明找来了几个透镜,研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了解,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将越,所成像的大小将越

    5. (5) 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换用(填“较大”或“较小”)焦距的凸透镜.
  • 20. 小慧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2. (2) a.分析序号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b . 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 (3) 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21. 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 (1) 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 (2)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3. (3) 该弹簧原长是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N.
    4. (4) 小李作出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四、<b >计算题</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