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理...

更新时间:2019-04-16 浏览次数:4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
      A . 黑子 B . 日食 C . 日珥 D . 耀斑
    2. (2) 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 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B .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 . 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D . 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 2. 读下图“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使地球仪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该同学将地球仪沿图示轨道移动一周,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 . 23°26′S——23°26′N B . 90°S——90°N C . 66°34′S——66°34′N D . 始终直射赤道
  • 3.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 四川盆地 B . 华北平原 C . 珠江三角洲 D . 长江三角洲
    2.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 4. 辽河被称为辽宁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注入渤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 .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B .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 .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 . 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2. (2) 辽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具体措施是(  )
      A . 上游植树造林 B . 中游发展航运 C . 下游开发水能 D . 沿河开发矿产
  • 5. 2014年10月,“南水”进京,每年向北京市供水约10.5亿立方米,但仍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制约经济发展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 .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B . 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 . 引寻家庭节约用水 D . 加快“南水”入户
  • 6. 我国疆域辽阔,横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采用东8区区时作为统一时间,即北京时间。某人出差到乌鲁木齐发现上午8时天刚敢亮,其实当时该地(东6区)的区时为(  )
    A . 5时 B . 6时 C . 9时 D . 10时
  • 7.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表示(  )
      A . 极地东风带 B . 中纬西风带 C . 东南信风带 D . 东北信风带
    2. (2) 常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全年温和湿润 B .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 . 全年高温少雨 D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 (3) 图示季节大连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樱花盛开 B . 蝉鸣悠扬 C . 红叶满山 D . 天寒地冻
  • 8. 北京借助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如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冬季(  )

    A . 缓解干旱现象 B . 增强热岛效应 C . 减轻霜冻危害 D . 吹散大气雾霾
  • 9. 下图所示为大连市10月24日-28日天气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大连26日最低气温高于25日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面辐射弱 B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C . 大气逆辐射强 D . 暖空气上升导致气温升高
  • 10.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中国将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下图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  )

    A . 保持水源 B . 净化水质 C . 调节气候 D . 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 11. 继西气东输之后,2012年我国又启动了疆电外送工程,预计到2018年,将新疆电网建成以750千伏骨干网架为支撑、能够支持大规模“疆电外送”和接纳大量新能源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读“疆电外送”线路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新疆地区优势能源资源有(  )
      A . 天然气、石油 B . 地热、核能 C . 风能、潮汐能 D . 水能、生物能
    2. (2) 疆电外送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A . 工程建设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B . 工程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 . 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 . 解决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 12. 20世纪90年代初,某台商在上海投资建厂,然后逐渐向江苏、安徽等省扩展。2015年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转移。由此推测该企业很可能属于
    A . 技术主导型 B . 原料主导型 C . 劳动力主导型 D . 能源主导型
二、综合题
  • 13. 下甲图示意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乙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地球位于A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扬州、石家庄、哈尔滨三地昼最长的是
    2. (2) 乙图中①地风向为,①、②、③三地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3. (3) 乙图中M高压最强盛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甲图A,B,C,D中的点。
  • 14.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下图为“深圳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大产业构成图”。

    1. (1) 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三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
    2. (2) 简述深圳经济特区主要的区位特点。
    3. (3) 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 1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简述A地区示意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C农垦区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等,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3. (3)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缓解我国粮食不足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