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18-01-26 浏览次数:276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看之惊眩         故弄玄虚      百折不饶         贫 B . 不知所措         风尘仆仆pǔ   风烛残年         风华正茂 C . 疮痍chuāng yí    翱翔         憬chōng jǐn    呜咽wū yè D . 梦寐以求         旗jīng     咀嚼             媚俗
  •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体裁而言,《永远执著的美丽》属于通讯。通讯比消息的时效性强。 B . 从古至今,贤德之人才有号,杜甫号香山居士,张岱号陶庵居士。 C . 古人一出生就有“名”和“字”,“字”是对“名”的解释的补充。 D . 古人称人以“字”,不能直呼其“名”。如李白,需称李太白。
二、<b >句子默写</b>
  • 3. 补写句子                                    
    1. (1) 桃李莫相妒,
    2. (2) 山随平野尽,
    3. (3) ,身世浮沉雨打萍。
    4. (4) ,天涯共此时。
    5. (5) 桐花万里丹山路,
    6. (6) 蔽江而下,怒雷鞭之,,无敢后先。
三、<b >诗歌鉴赏</b>
  • 4. 阅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解释词语 。

      长精神:

    2. (2)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点明了作者被贬之地,以及遭贬的时间。 B . 颔联用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遭贬二十三年人事全非的感慨。 C .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尽显惆怅沉郁之情。 D . 尾联点明酬答题意,表现出作者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b >文言文阅读</b>
  • 5. 阅读《口技》选段,回答问题。

        ①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尽而已。

    1.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间:       ②名: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 (3) 第③段交代道具的,其作用是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晏子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②,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大夫。

    【注释】①御:车夫。②志念深矣:志向远大、思虑深远的神情。③自下:自以为不及别人,身居人下的样子。④抑损:变得谦逊的样子。

    1. (1) 以下选项并非出典于晏子故事的一项是(    )
      A . 挥汗成雨 B . 比肩继踵 C . 南橘北枳 D . 望洋兴叹
    2. (2) 选择划线字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    )
      A . 为齐相 B . 其夫为相御 C . 自以为足 D . 晏子荐以为大夫。
    3. (3) 翻译。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4. (4) 御者之妻要离开他的原因是(自己的话概括),从御者夫妇两人身上最可贵的一点分别是什么?

      御者

      御者之妻

五、<b >现代文阅读</b>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⑬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⑭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⑮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励工作。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把身子quán起来

    2. (2) 从①段看,划线词语“奇观”指的是(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心情。
    3. (3) 第⑪段划线句“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运用了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4. (4) 第⑫段“抢了一碗就吃”中的“抢”在文中的意思及表达作用是
    5. (5) 下列对战士们翻山时喊声、笑声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表明红军战士虽然紧张,但因为后有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 . 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 C . 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 . 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学步

    赵丽宏

        ①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在那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极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偶一回头,突然惊喜地大叫:“哎呀,小凡走路了!”我随声回顾,也大吃一惊: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依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到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惊奇呢。

        ②从沙发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独立行走的路。我们都没有看见你如何摇摇晃晃走过来,但你的的确确是靠自己走过来了。当你母亲冲过去一把将你抱起来时,你却挣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经尝到了走路的滋味,这滋味此刻胜过你世界里已知的一切。靠自己两条腿,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③从那时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你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寻找玩具,走着去阳台上欣赏街景,走着去追赶比你大的孩子们……

        ④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在屋里,桌角、椅背、床架、门,都可能将你碰痛。当你踉踉跄跄地在房里东寻西探时,不是撞到桌角上,就是碰翻椅子砸痛脚,真是防不胜防。已经数不清你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在室外,你更是跃跃欲试,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地擂着各样的地面。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           。这是不是人类的天性?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⑤你开始摔倒在地的时候,总是爬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们,你觉得有点委屈,但很快习惯了,并且学会了一骨碌爬起来,再不把摔跤当一回事。那次你沿着路边的一个花坛奔跑,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我们在你身后,眼看着你一头撞到花坛边的铁栏杆上,心如刀割,却无法救你——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你趴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声哭起来。我奔过去把你抱在怀中,不忍看你的伤口,我担心你的眼睛!好险呀!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脸颊往下流……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伤疤,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⑥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 , 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1. (1) 概括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①第一部分:写儿子学步的情景,表现出父亲的激动、和儿子的兴奋、

      ②第二部分:写儿子学步付出的代价和留下的纪念。

      ③第三部分:写

    2. (2) 阅读第④段,回答问题。

      ①根据含义写出恰当的成语,填在空格中

      含义: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成语:

      ②本段划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3. (3)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
    4. (4) 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了第二人称,语气亲切,情感真挚,且有利于同读者产生共鸣。 B . 本文主要采用了小中见大的写法,借学步谈人生的道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C . 本文作者意在告诫父母:教育孩子不可宠溺,否则定会误入歧途。 D . 本文作者意在告诉读者:人的一生困难重重,应该不断学习、探索,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六、<b >命题作文</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