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18-01-12 浏览次数:5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积累与运用</b>
  • 1.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害(zèn)      田(pǔ)      亵(dú)       尽职守(gè) B . (yē)       恣(suī)     词(yú)       郭然无(lěi) C . (ráo)      拮(jū)      缕(lán)      孜不倦(zǐ) D . 骗(kuānɡ)    诘难(jié)     狡(xiá)      斯底里(xiē)
  • 2.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要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 .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但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 , 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C . 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豁然贯通 , 这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D .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中国男、女乒乓球队重蹈覆辙 , 成功卫冕奥运乒乓球男团、女团冠军。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B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 . 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D .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 4.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 (1) 第②句修改意见:
    2. (2) 第③句修改意见:
  • 5. 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 , 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 6. 名著阅读。    
    1. (1) 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 B . 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 C . 林黛玉——魁夺菊花诗(《红楼梦》) D . 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
    2. (2) 他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水浒》;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外两个故事:

  • 7. 根据提示默写。   
    1. (1) , 日长飞絮轻。
    2. (2) , 坐断东南战未休。
    3. (3) 当时奢侈今何处?
    4. (4)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5. (5)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写尽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6. (6) 《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8. 某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修身”是主题之一,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三省吾身等修身方式,早已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下面辑录了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名句,请你探究,并用四字词语或一句话概括老祖宗们提倡的另一种修身方式:

      句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

      句二: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西汉·扬雄《法言·学行》

      句三: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朱熹

    2. (2) 在下面“链接材料”中,潘富俊建造了“《诗经》植物园”,他用自己的创意让《诗经》中的植物变得亲切起来。请结合自己阅读经典的体验,说说哪部经典启发了你怎样的创意。

      【链接材料】台北植物园园长潘富俊,埋头翻阅经典,据他统计,《诗经》305首诗中有135首提到或描写了植物,最后,他依据台湾的自然环境,选择了约90种植物,建立了“《诗经》植物园”,以风、雅、颂为次序展示。

    3. (3) 清明期间,小刘同学和几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志愿者,来到了安居镇,看到了一条警示标语“如引起火灾,追究刑事责任,并铲除祖坟”,他们觉得有些不妥,就找到镇政府办公室,向牛主任反映。根据情境,补写小刘说话的内容。

      小刘:

      牛主任:谢谢你们,以后拟标语一定会换位思考,让老百姓感知我们的善意。

二、<b >阅读理解</b>
  • 9.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 , 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唐朝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 (1)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2. (2) “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
    3. (3)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 10.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 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②臣未闻也

      祲降于天

      ④长跪而之曰

    2. (2)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今吾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故归之 B . 受地于先王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 . 聂政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出其门 D . 安陵君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②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 (4) 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5. (5)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 1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孝乃德之本

    谭用发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5日版,有删改)

    1. (1) 本文所议论的“孝”,具体到行为上,是指
    2. (2) 第2段主要运用了论证。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 (3) 第3段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分析作答的?请简要概括。
    4. (4) 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A)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B)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着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⑨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着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思维与智慧》2016年2月上半月)

    1. (1) 依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事件

      品质

      亲戚邻居

      a

      美好的情趣

      年轻女子

      b

      c

      拾荒歌者

      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d

    2. (2) 选文第⑥段中,“我”为何“不愿带走一朵花儿”?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 (3) 请概括选文题目“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的两层含义。
    4. (4) 请你结合语境赏析A,B两处画线的句子。(提示:可从描写方法、修辞、情感等方面任选角度)
    5. (5) 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故事让人感动,你身边一定也有类似的人和事,请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写出一例,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b >作文</b>
  • 13.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就要来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有新目标、新计划、新思考、新行动、新情怀。请以“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自命题作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根据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