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1-09 浏览次数:3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西周时期,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B . 维护贵族等级秩序 C . 构建家国一体的政局 D . 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 2.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 .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 3. 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十五人,占26.7%;外戚出身的七人,占12.5%;宗族出身的一人,占1.8%。这说明( )
    A . 汉代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B . 选官用人关系到朝代兴亡 C . 察举制推动了社会进步 D . 布衣出身更适合国家治理
  • 4. 下表是不同时期的人对汉代李广将军封王的认识,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自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汉文帝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汉 王朔

    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而广每至败衄废罪,无尺、

    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

    宋 何去非

    “广不能忘一尉之小憾,乃知功名不成,非特杀降也,亦浅中少大度耳,其不侯故宜。”

    明 董份

    A . 李广遇不逢时 B . 李广心胸狭窄 C . 李广未被封侯 D . 李广没有军功
  • 5.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这表明(    )
    A . 白银成为了普遍流通的货币 B . 手工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愈发细密 C . 政府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管控 D . 古代货币体系和信用关系发生变革
  • 6.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权力之争集中于宰相之位 B . 位尊权重的相权开始衰落 C . 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D .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
  • 7. 在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由此可知,宋代(    )
    A . 承认了私营商业的合法性 B . 严重阻碍了市镇的设置 C .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D . 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地位
  • 8. 下表是雍正、乾隆年间人均土地占有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 .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 . 耕地面积逐步较少 C .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 . 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 9. 明代嘉庆、万历之际,大批读书人弃偶就贾,进人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偶商”。由此可知(    )
    A . 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的社会共识 B .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 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正统地位 D . 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远高于儒士
  • 10. 据史料记载,1839年9月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而林则徐报告皇帝“收军之后,获夷帽二十一……项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这种现象反映出(    )
    A . 中国人的封闭愚昧 B . 战争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C . 对英作战指挥失误 D . 中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 11. 李鸿章率淮军出战太平军不久,就发觉太平军所以“猛不可当”是因为他们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他还将中西方军事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武器、军队与西方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    )
    A . 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 . 天平天国运动得到了列强的大力支持 C . 洋务运动开展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D .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
  • 12. 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汲汲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这一政策(    )
    A . 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B .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 有利于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 D . 加剧了南北半球的贫富差距
  • 13. 1893年9月在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这表明(    )
    A . 民族资本主义取得较快发展 B . 发展近代工业是大势所趋 C . 洋务企业刺激民族工业兴起 D . 近代中国垄断公司的出现
  • 14.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亥革命在实施暴力的同时,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这一认识(    )
    A . 是没有基于史实的错误分析 B . 是在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作辩护 C . 忽视了武昌起义的暴力作用 D . 强调了辛亥革命的推进富有理性
  • 15.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 .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 16. 下表为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地区居民生活统计表(单位:人),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1849年

    29

    29

    0

    0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A . 近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衰退 B . 政局动荡不安加剧人口外流 C . 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 政府主动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 17. 1926年中共广东区委在一份报告中认为农民有“不能集中,地方主义色彩浓厚……等六大先天性弱点,“这六个弱点都是革命中的大阻碍,有其一便不能革命”中共最早否认这一认识并取得较大成果是在(    )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抗日战争时期
  • 18. 美英国学者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中指出“延安时期是精英治国论成分最少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开放的时期”。这一论断(    )
    A . 肯定国民党对共产党抗战的大力支持 B . 表明外籍学者看待中国问题的狭隘性 C . 反映了当时中共民主建设的重大成就 D . 意在宣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华支持
  • 19.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主要反映了(    )
    A . 安土重迁的传统乡土观念 B .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C .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 D . 大跃进中“以钢为纲”的效果
  • 20. 2001年,党中央在党建实践活动方面宣布私营企业主也有资格成为共产党员。这表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 . 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C .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逐步提高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 21. 公元前7世纪,由自行装备的自由民组成的重甲步兵取代了往昔的贵族骑兵;希波战争后,无力自行装备完整的城市贫民取代了之前的重甲步兵;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逐渐实行雇佣兵制,由国家定期发放薪金或津贴。这一转变历程反映了(    )
    A . 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B . 雅典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 . 当兵成为人们谋生手段 D . 公民城邦意识进一步增强
  • 22. 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典中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且多是禁止性条文。同时期的罗马也出现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它的影响更深远。其原因是罗马法(    )
    A .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 . 条文更清晰详实 C . 强调权利与义务对应 D . 适用范围更广泛
  • 23. 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规定殖民者拥有选择政府的权利,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认可的基础之上。后来这一公约被北美其他英属殖民地所广泛引用、 复制,各殖民地据此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制度。据此可知该公约(    )
    A .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B . 是美国政治统治的法律依据 C . 维护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 . 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
  • 24. 1832年英国工业家弗赖尔说。“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结束了。”这说明(    )
    A .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全球扩张受挫 B .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 英国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D . 民主政治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 25. 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司法改革法案。这个法案虽未通过,但罗斯福通过其他办法使最高法院的人员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以后,最高法院采取“司法克制”,再未推翻任何一项“新政”立法。这反映了新政(    )
    A . 打破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 B . 加强了美国总统的权力 C . 使最高祛院的权力名存实亡 D . 改变了美国的政治体制
  • 26. 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下表反映出(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A . 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 B . 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 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D . 新科技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
  • 27. (2017高二上·蚌埠开学考) 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    )
    A .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 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 C . 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 D . 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
  • 28. 当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内战取得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解放台湾,并考虑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后,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它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在亚洲扩张的更大图谋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说明(    )
    A . 意识形态的对立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对抗 B . 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性与不确定性 C . 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对抗受双方政策影响 D . 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
  • 29. 下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赛的一幅漫画《马歇尔计划的开张》,漫画旨在说明(    )

    A . 美国的军事实力不断膨胀 B . 西欧各国经济走向崩溃 C . 西欧渴望美国的经济援助 D . 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 30. 美国的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 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两者主张反映的实质是(    )
    A . 英国战后经济实力衰退 B . 美元要获得与英镑同等的地位 C . 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 D . 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
二、<b >非选择题</b>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达两千多年的王朝时代,中国有一个其他政治实体无法抗衡的中央集权政府。精英的构成不是由于出身,而是由于财富与才能,家族在社会等级中上下波动,阶级界限比较模糊。教育与政治经验在普及,人口一般在政治中发挥着作用。经济以私人经营为基础,价值观相对地说是世俗的与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美国石约输《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西欧中世纪是多元的政治体制,在王权和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契约关系或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发生在教权与王权之间,而且国王与贵族诸侯一直有“约”,且约定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在社会的下层,领主与佃户之间、领主与农奴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奴有条件的坚持某些个人权利,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保护,这从根本上削弱着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

    ——侯建新《原始个人权利与西欧封建政治制度》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能够长期运行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相比,西欧中世纪政治体制的不同,并简析其影响。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6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1951年中财委即试编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1952年,经济形势好转,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并成立以陈云为核心的领导小组,组织“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6月,一五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宣告完成。8月,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苏联同意帮助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所需的设备、贷款等,同时答应派些专家帮助中国建设。1952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但仍不令人满意。按照预定的时间,“一五”计划应该进入实施阶段了。1954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一五”计划草案审议并原则通过。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

    ——摘编自人民网《一五计划编制始末》

    材料二: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他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

    ——杨树标等《当代中国史事述略》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五”计划指导方针的认识。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段

    重要历史事件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年)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北伐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年)

    九一八事变 《八一宣言》 长征 西安事变

    全面抗战时期

    (1937-1945 年)

    七七事变 蒋介石发表《抗战宣言》 淞沪会战 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

    (1945-1949 年)

    重庆谈判 三大战役

    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956-1976)

    中共“八大”的召开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

    (1978 年-21世纪初)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国有企业改革 党的“十四大”召开 开发上海浦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规定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阑述须有史实依据》。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苏俄经济的发展,市场化中计划化的倾向慢慢地表现了出来。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非但没有形成为新经济政策所必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政治的集中倾向反而进一步趋于制度化。斯大林认为新成长起来的“富农”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认为富农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政权的威胁,应该进一步强化阶级斗争观念,强化专政中暴力镇压的部分。1929 年,斯大林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从此,苏联社会主义进入了斯大林体制的轨道,苏联在斯大林体制下实行现代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孙旭东《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

    材料二: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对经济活动做任何干预,这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巨头、家族财团和金融寡头。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是暂时应付危机的手段,而且是使国家对经济干预走向全面化、经常化的开始,它不只是行政性的手段,而是通过立法程序化、法律化,它不仅涉及流通领域,而且还参与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

    ——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

    1. (1)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上半期苏俄与美国经济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 (2)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两国政府调整经济的不同方式及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