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1* 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蝉》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8-01-04 浏览次数:269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hài)      干(zào)     藏(chǔ)     挖(jué) B . 道(suì)       弄(tā)      土(nián)    抵(yù) C . 弱(qiān)      肿(yōng)    那(shā)     徘(huái) D . (zhǎi)      顾(jì)      寻(mì)      喧(xiāo)
  •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拯救   折皱   沐浴   钹声   扒崛 B . 隐蔽   迟缓   车辙   坚韧   摔伤 C . 跳蚤   摇荡   玄挂   庞大   轧扁 D . 镇静   翘起   脆弱   泥桨   遗弃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拆迁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 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B . 为使这批滞销货卖出去,他煞费苦心,寻觅契机。 C . 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D . 喧嚣的人群里,他依然没有迷失自我。
  • 4. 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课文第一段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内容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得出的,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 . 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天冷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一生的生长过程说明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C . 课文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按照蝉延续生命的几个过程安排的——先由幼虫到成虫,然后成虫产卵完成繁衍,最后孵化成幼虫结束,这就是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 D . 《蝉》作为法布尔的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具有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等特点,写法上科学严谨,不能使用文艺笔调。
  •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 学生在考场外紧张地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 .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愤愤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 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楹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__________(只填序号)

    A . 管竹琴弦乐齐鸣 B . 婉转莺歌凌紫烟 C . 千秋雅调遥相闻 D . 月明水榭客听歌
二、<b >综合性学习</b>
三、<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②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③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④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⑤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⑥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节选自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1. (1) 阅读③一⑥段,对其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③段主要写太和殿的外观特征,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等方面来介绍。 B . 第④段主要写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龙的姿态特点。 C . 第⑤段主要写三大殿建筑的位置,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专制统治思想。 D . 第⑥段主要写太和殿的作用,“跪满文武百官”“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等写出了大殿威严的气氛。
    2. (2) 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金水河清澈与明亮的特点。 B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确切的数字说明太和殿高、大、宽、阔的特点。 C .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和殿色彩鲜明、雄伟壮丽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D .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太和殿当年举行大典的场面。
    3. (3) 下列各句划线字词删掉后不影响原句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台基上。 B . 大殿正中是一个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C .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六颗小珠。 D .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后,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灵物。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有删改)

    1. (1) 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 (2) 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说明方法,第④段画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