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浏览次数:2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默写</b>
  • 1. 默写古诗中的名句名篇。
    1. (1) 补写出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年少万兜鍪,。(辛弃疾《南乡子  京口北固亭有怀》)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 (2) 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颔联和颈联
二、<b >书写</b>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殊,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使你pāo却一切疲bèi、孤独以至恐惧。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pāo

      bèi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解释划线词“漂泊”在文中的意思:
    4. (4)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三、<b >综合性学习</b>
  • 3. 班级开展以“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班长准备用一副对联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他写了下联,请你帮他补出上联。

      上联:

      下联:创建美好家园

    2. (2) 下面是主题班会的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主持人修改。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A】;【B】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大家提高责任感,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美丽如画。

      ①请在A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与前后段结构相同,语义连贯。【A】

      ②B处划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

四、<b >现代文阅读</b>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⑪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⑫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⑬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⑭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⑮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 (1) 简析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 (2) 下面的句子是原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

      A . ④⑤段之间 B . ⑦⑧段之间 C . ⑨⑩段之间 D . ⑪⑫段之间
    3. (3) 结合全文内容,从下列两个角度谈谈你对第⑨和⑮两段的理解。

      作为母亲

      作为女儿

    4. (4) 《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得到了哪些关于生命的启示。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讨分数的人

    徐慧芬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5分,下次还你,行不行?”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5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65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的……”

           “65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65分,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55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70分……老师,你看---”

           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

           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

           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

           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

           “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1. (1) 文章以“讨分数的人”为题,新颖别致,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 (2) 试比较下面句子中“我”的两次“笑”的不同含义。

      ①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②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3.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男生形象。
    4. (4) 你认为是什么让小男孩最终改变了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
五、<b >文言文阅读</b>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缚者为者也          ②晏子避席对曰

      所以然者何          ④寡人反取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 (3) 楚国君臣明明是栽赃,但晏子又无法澄清事实,于是晏子先退一步,假定,然后由填成语)的原因是“”,类比推导出“”的结论,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4. (4) 晏子出使楚国时,楚强齐弱。楚王仗势欺人戏弄晏子,而晏子巧妙化解却又不伤和气。学习本文,你从晏子身上得到了哪些人际交往方面启示。
六、<b >命题作文</b>
  • 7. 作文:
           请以“                   如此美好”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从“给予、诚信、阅读、坚持”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