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可园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7-12-29 浏览次数:161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 . 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 D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 2. 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   )
    A . 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内能增大,总能量增大 B . 物体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总能量增大 C . 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内能减小,总能量不变 D . 物体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总能量不变
  • 3. (2015九上·麦积期末)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B . 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C . 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 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B . 汽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 “尘土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5. 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发热 B . 冬大对着手哈气,手会变热 C . 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D .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变热
  • 6. 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 . 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 . 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 . 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 . 给手机电池充电
  • 7. 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 . 比热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 . 热总是从含有热量较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 D .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 8. 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都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的温度是(   )
    A . 铝的温度高 B . 铁的温度高 C . 铜的温度高 D . 铝、铁、铜的温度都相同
  • 9.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和水是同种物质,所以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 B .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 C .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D .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 10. 质量为5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 .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 . 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 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 .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 11. 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 . 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2. 如图所示电路,A、B为两个金属夹,分别在两金属夹之间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或塑料尺,闭合开关后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在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时,两金属夹之间接入的可能是(   )

    A . 铅笔芯或硬币 B . 硬币或橡皮 C . 橡皮或塑料尺 D . 塑料尺或铅笔芯
  • 13. (2018八下·洪泽月考) 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 . 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 . 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 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 . 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 1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哪个图中的两个灯泡都发光?(   )
    A . B . C . D .
  • 15. 有一种能够节省电能的灯控制开关.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电路接通,灯亮,一分钟后内部的延时装置能自动断开电路,灯灭.不过,只有在晚上天黑后灯才亮;白天无论声音多大,灯都不亮.这种控制的“光敏”和“声敏”自动装置比较复杂,分别简化为 的符号表示.实现以上功能的正确电路图是(   )
    A . B .    C . D .
  • 16. 如图的四个电路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A . B . C . D .
二、<b >实验与填空题</b>
  • 17. 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图甲中空气被压缩后里面的棉花被点燃,图乙中用打气筒向装有少许水的瓶内充气,空气推动瓶塞跳起,同时瓶内出现“白雾”,并且打气筒壁有热感.请在上述这段描述中找出短句,并写出对应的物理知识或物理原理;

    1. (1) 词或短句,与之对应物理知识
    2. (2) 词或短句,与之对应物理知识
    3. (3) 词或短句,与之对应物理知识
  • 18. 如图所示电路,若闭合开关,电路将是(选填“通路”、“开路”、“短路”),必须改正:若要使电路中的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即可;若要使电路中的两灯并联,则要将导线改接到接线柱

  • 19.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 20. 在图1所示电路中,

    1. (1) 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
    2. (2) 若要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若要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
    3. (3) 若并联时干路的电流如图2电流表所示,则干路电流大小为;而流过L1灯的电流为0.3A,则流过L2灯的电流大小为

    4. (4) 为避免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5. (5) 如果实验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是因为
  • 21.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 22. 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天然气、煤的热值分别为1.14×108J/kg、3×107J/kg)
三、<b >填空与计算题</b>
  • 23. 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是太阳能热水器的装置图.它主要是由太阳能吸热板和补水箱等组成,它利用水的对流与循环把水加热.补水箱内装40kg水.如果每分钟吸热板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为8.4×104J.其中50%被水吸收[C=4.2×103J/(kg•℃)].求:

    1. (1)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能.
    2. (2) 将补水箱内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70℃,求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 (3) 将补水箱内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70℃,则太阳辐射能量时间是分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